正确答案: D

20%~40%

题目: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 阴静阳躁

  • 解析: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妇人有癥积而漏下不止当用
  • 桂枝茯苓丸

  • 解析:桂枝茯苓丸证 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病因病机:素有癥病为患,导致血瘀气滞,经水异常,渐至停经;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则漏下不止。 证候:妇人小腹包块疼痛拒按,下血色晦暗而有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辨证:瘀血阻滞,寒痰(湿)凝滞。 治则:祛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癥;血不利易为水,茯苓利水以和血脉;炼蜜和丸,调和药性,起渐消缓散之功。

  • [单选题]下列忌火煅的药物是
  • 朱砂

  • 解析:朱砂   性能: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2.惊风,癫痫。   3.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目赤翳障,又能够治疗皮肤湿疮的药物为
  • 炉甘石

  • 解析:炉甘石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使用注意:宜炮制后用。   硼砂   功效: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2012 2013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

  • [单选题]下列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 解析:消毒方法的分类   根据消毒杀灭微生物的种类和强弱,将各种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分为灭菌法和高、中、低效消毒法四大类。   1.灭菌法   可以杀灭包括细菌芽孢的一切微生物。该类消毒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等物理方法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化学灭菌剂。   2.高效消毒法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细菌芽孢有显著杀灭作用。主要有紫外线消毒法和臭氧、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区别关键--芽孢   3.中效消毒法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主要有超声波消毒法和中效消毒剂如醇类、碘类、酚类消毒剂等。   4.低效消毒法   只能消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有通风换气、冲洗和洗手等;化学低效消毒剂有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物理消毒法   1.热力消毒法   (1)干热消毒灭菌法:①燃烧法;②干烤法。   (2)湿热消毒灭菌:①煮沸消毒法;②压力蒸汽灭菌法;③巴氏消毒法;④流动蒸汽消毒法。   2.光照消毒法   又称辐射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致细菌死亡。   此法穿透力差,对真菌孢子、细菌芽孢效果差,对HIV等无效,可以造成对人体的损伤,如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包括:①日光暴晒法;②紫外线灯管消毒法;③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利用放射性核素60Co发射高能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设备昂贵,对人及物有一定的损害。   4.过滤除菌 医院内常用过滤除菌来清除空气及液体中的微生物。如空气过滤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除掉空气中0.5~5μm的尘埃,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化学消毒法   醛类:甲醛、戊二醛。   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双氧水等。   杂环类气体: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醇类:75%乙醇、异丙醇等。   含碘化合物:碘酊、碘伏等。   含氯化合物: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健之素片剂。   酚类:石碳酸、来苏等。

  • [单选题]不伤害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 正确处理审慎与胆识的关系


  • [单选题]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不包括
  • 尺量法

  • 解析:一、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 [常用骨度分寸表.png]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 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来量取腧穴定位方法。可分作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2.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 3.横指同身寸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又名“一夫法”。 [手指同身寸.png] 四、简便取穴法   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
  • 足三里

  • 解析:一、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前正中线旁开四寸)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循行.png] 二、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齿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1.承泣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2.四白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 目赤痛痒、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头痛、眩晕。 操作 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 3.地仓 定位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 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等局部病证。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4.颊车 定位 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 操作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 5.下关 定位 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 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部疾患。 操作 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6.头维 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 平刺0.5~1寸。 7.人迎  定位 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 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操作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8.粱门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 9.天枢(大肠之募穴)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主治 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等肠胃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0.水道 定位 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气;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1.归来  定位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痛、疝气;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伏兔 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 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 操作 直刺1~2寸。 2.梁丘(郄穴) 定位 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 急性胃病;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乳痈、乳痛等乳疾。 操作 直刺1~1.2寸。 3.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4.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定位 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 5.条口 定位 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 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操作 直刺1~1.5寸。 6.下巨虚(小肠下合穴) 定位 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 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下肢痿痹;乳痈。 操作 直刺1~1.5寸。 7.丰隆(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 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8.解溪(经穴) 定位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 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 操作 直刺0.5~1寸。 9.内庭(荥穴) 定位 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10.厉兑 (井穴) 定位 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热病;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操作 浅刺0.1寸。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