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题目:阅读综合性学习"寻找春天的足迹"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充满生机的季节。你们最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呢?
(学生积极分享: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色满园……)
师:听了大家的形容,老师的心情"如沐春风"。
(众学生笑)
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书写对春天的感受,你们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大家来简单赏析。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小草在春雨滋润下刚刚萌芽的样子。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柳树在春风中端庄优美的身姿。
(学生赏析了很多诗句)
师:大家积累的诗句还真不少,诗人喜欢描写春天,画家喜欢描绘春天。下面,你们来做一次诗人,当一次画家,每人画一幅春景,配上喜欢的诗句,一会儿轮流展示。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解析: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词语积累是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知识学习的一部分,A项"偏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说法错误。诗歌赏析的教学属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并不是跨领域、跨学科教学,B项"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教学特点"说法错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绘春景图并配上诗句,之后轮流展示,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春"的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C项"干扰了学生对诗句的深入品味"说法错误, D项说法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楚辞》是贾谊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
解析:《楚辞》是刘向所编辑成集,收录了屈原和宋玉的很多文章。故选择B。A选项,《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记述了上古的文献,五经之一(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经》、春秋-《春秋》)。C选项,《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D选项,《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编纂的《春秋》而作。
[单选题]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教师离开课堂之后学生的纪律开始混乱。与这种课堂纪律相关的教师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专断型
解析:专断型课堂管理主要依靠教师的权利和课堂纪律:放任型的特点是放任自流,教师放权;民主型是教师在与不在学生的表现是一样的。故选择A。
[单选题]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
泛化
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刺激泛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是刺激分化。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对"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理解正确的是( )。
或者清者没自清,或者浊者没自浊
解析:考查命题推理一联言命题矛盾。题干为并非"清者自清且浊者自浊"即求"清者自清且浊者自浊"的矛盾,联言命题可用"A且B"的形式表示,那其矛盾是"非A或非B"一一清者不自清或浊者没自浊,故选择A。
[单选题]"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
注意
解析: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如果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
[多选题]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单选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的是( )。
终身教育
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终身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故选择B。
[单选题]边听课边记笔记、自弹自唱都属于( )。
注意的分配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单选题]中学教师任某安排成绩比较落后的两名同学考试时间打扫学校礼堂。教师任某的做法( )。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解析: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教师安排学习落后的两名同学在上课期间打扫卫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故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