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格式
题目:Word2003中背景位于下列哪个菜单下( )。
解析:打开"格式"-选择"背景"。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逃避条件作用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故选择C。A选项,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B选项,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D选项,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的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
联结一试误说
解析:桑代克通过饿猫开迷笼的实验,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提出了联结一试误说。
[单选题]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甲同学错误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做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映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
[单选题]甲骨文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股商史的研究,学界将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合称为“甲骨四堂”。下列人物中,属于“甲骨四堂”的是
王国维
解析: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单选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因材施教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故选D。
[多选题]请阅读下面素材,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中体现出信息的哪些特征。(10分)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
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
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
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
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
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
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
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
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
“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
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日:“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
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
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
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
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
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
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日:“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
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 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
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
“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
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日:“吾中计矣!,,后人
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众将
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二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
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