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哈恩

题目: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解析: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这种困局,不仅__________着政府的公信与权威,也__________着不菲的社会成本和发展机遇。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消损 浪费

  • 解析:第一空,“削减”通常和“经费”搭配,与“公信和权威”搭配不当,排除A、B。第二空,“消耗”通常形容精神、力量,形容“机遇”不恰当,且“浪费成本”为常用搭配。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现实与虚构的__________让我们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看到了一个虚幻与现实交错构成的现代伦敦。魔法与现代科技在一个__________的伦敦找到了奇妙的契合点。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交汇  光怪陆离

  • 解析:【答案】C。解析:“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虚幻与现实交错”产生的梦境一样的场景,用“光怪陆离”来形容恰当。且第一空填“交汇”也与后文的“交错”对应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评论与理论最大的区别就是时效性。理论可以在尘埃落定后再做总结性梳理,而评论则必须有快速反应的能力,需要在文艺作品发表或上演后立即开始。一些专业评论工作者不善于、甚至不屑于评论当下最热门的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认为这种评论肤浅,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当新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而专业的文艺评论却未能及时跟进。不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不能做出审美评价。而这种评价往往正是人们最希望获知的。于是。媒体的新闻评论成了惟一的声音;于是,媒体评论取代了专业的文艺评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专业文艺批评要关注当下,注重时效性

  •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评论应该讲究时效性,需要在泛艺作品发表或上演后马上开始,而目前专业的文艺评论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其日渐被媒体评论取代。因此,作者意在说明的是专业的文艺评论应在新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在人们视野后的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做出审美评价。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村官 国家公务员 教师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政法干警 选调生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