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清儒的最大贡献是对“五经”音义的校正

题目: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B项,“最大贡献”说法不准确。文段说的是“一大贡献”。A项由“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可知正确。由“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可知C项正确。由“小学是工具和路径……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而“音韵学”属于小学,故D项也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如发生意外,概不负责”免除了王某的哪些合同基本义务?(  )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春节将至,天降瑞雪,路面结冰难行。张某外出办完年货,在路边等候公共汽车。半个小时过去,未见车来,张某遂拦了一辆出租车。但该车已挂出“停止营业”的标志,司机王某准备回家休息。张某提出可以加倍付费,王某说:“那你上车吧,但如发生意外,概不负责。” 张某上车。车行数公里,因前方车辆行驶缓慢,王某将车驶入人行道意欲超车,但因路面太滑,刹车失灵,撞伤一骑自行车行人赵某,出租车撞在电线杆上,车身损坏,张某头部撞伤,花去医疗费若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解析:这两项义务是承运人的基本义务。

  • [单选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面的题目: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音污染的环境中,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并没有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但日积月累,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说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少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计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增加建筑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外窗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其中以双层窗的隔声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6毫米。另外,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推广。它采用一种特殊的双层窗构造,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结合文意,依次填入划线句子“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 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从声环境的角度看,如果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计户外声屏障

  • 解析:A项,“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是生态建筑的声环境,但不是“人类所处的环境”。A项偷换了概念,排除。B项,文段突出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特殊性,指出一般的传统声学控制措施不适用于生态建筑。但并未否定其可用性,B项过于绝对,排除。C项在文章的第二段能找到依据,推断正确。D项.“声衰减”并不完全是弊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某县公安局民警甲在一次治安检查中被乙打伤,公安局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据此对乙处以200元罚款。甲认为该处罚决定过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既不能申请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 解析:甲是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被乙打伤,甲是代表国家,而不是以其私人身份与乙发生了冲突关系,甲的行为是职务行为,非平等民事主体间的民事关系,这种冲突关系不是民事意义上的关系。甲的受伤,其医药费营养费等等其他伤残的费用是由国家补偿的,不由乙来赔偿,也就不能转化为甲和乙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所以不应当选B。其次,公安局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乙的行为侵害的是行政机关的执法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讲,甲不但不是行政相对人,也不是利害关系人,因此既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因此,答案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村官 国家公务员 教师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 政法干警 选调生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