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 感觉记忆

  • 解析: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即永久记忆,是指信息保持长久的记忆。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 解析:A项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不是学习策略的范畴;B项举一反三是迁移的范畴;D项利用复述策略记忆属于认知策略。C项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

  • [单选题]"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 对比


  • [单选题]青年初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
  • 辩证思维


  • [单选题]()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良好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
  • 结果期待


  • [单选题]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 问题空间

  • 解析: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看作对问题空间的搜索,理解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 [单选题]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 解析: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知觉的规律性

  • 解析:知觉的规律性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整体性。

  • 推荐下载科目: 综合素质(综合练习)题库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题库 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 综合素质题库 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文化素养题库 中学教学题库 中学生学习心理题库 中学生心理辅导题库 职业理念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