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栓剂为固体剂型
题目: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制剂按形态分为液体剂型,如溶液剂、注射剂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等;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栓剂、糊剂等。形态相同的剂型,其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制粒叙述错误的是()
湿法制粒就是指以水为润滑剂制备颗粒
解析:常用的制粒法有:①挤出制粒法:将药料加黏合剂或润湿剂或稠浸膏,混合制成“握捏成团,轻压则散”的软材,经挤压通过筛网的制粒方法,为目前生产应用最多的制粒方法。②湿法混合制粒法:将药料与辅料共置快速搅拌制粒机的密封容器内,将混合、制软材、分粒与滚圆一次完成的制粒方法。③喷雾转动制粒法:将药粉和辅料的混合物置包衣锅或适宜的容器中转动,将润湿剂或黏合剂呈雾状喷入,使粉末黏结成小颗粒,同时加热使水分蒸发,滚转至颗粒干燥。此法适于中药半浸膏粉、浸膏粉或黏性较强的药物细粉制颗粒。④流化喷雾制粒法:又称“沸腾制粒”或“一步制粒法”,系将制粒粉料置于流化喷雾制粒设备的流化室内,利用气流(温度可调)使悬浮呈流化态,再喷入润湿剂或黏合剂液体,使粉末凝结成粒的方法。⑤喷雾干燥制粒法:将中药浓缩液,经特殊雾化器雾化成大小适宜的液滴喷入干燥室中,并在热气流中干燥得到近于球形的细小颗粒。干颗粒可直接压片或再经喷雾转动制粒。
[单选题]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又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环境因素是()
pH
解析:环境中的pH、缓冲盐的浓度、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赋形剂、附加剂等都是一些经常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pH环境与药物水解速度密切相关,化合物的水解反应受H、OH催化而加速;药物的氧化也受pH的影响,这是因为失电子氧化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依赖于pH值。广义酸碱催化是一些广义酸碱也会催化药物的水解反应。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被称为广义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被称为广义碱。药物受广义酸碱催化而水解,称为广义酸碱催化。例如为了使药物的pH稳定,常使用一些缓冲对如醋酸盐、磷酸盐、枸橼酸盐、硼酸盐等,但它们往往会催化某些药物的水解,如醋酸盐、枸橼酸盐催化氯霉素的水解,HPO2-4对青霉素G有催化作用。因此在药物设计时应加以考虑,选择没有催化作用的缓冲系统,或者降低缓冲盐的浓度等。
[单选题]不能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措施是()
增大粒径分布
解析:混悬剂物理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絮凝与反絮凝、微粒的沉降、微粒长大和晶型转化等。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有:减小微粒半径、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加入絮凝剂一般应控制z电势在20~25mV范围内使其恰好能产生絮凝作用、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增长等。
[单选题]以下有关输液灭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为缩短灭菌时间,输液灭菌开始应迅速升温
解析:为了减少微生物污染繁殖的机会,输液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根据输液的质量要求及输液容器大且厚的特点,输液灭菌开始应逐渐升温,一般预热20~30分钟,如果骤然升温,能引起输液瓶爆炸,待达到灭菌温度115℃、8.64kPa(0.7kg/cm)维持30分钟,然后停止升温,待锅内压力下降到零,放出锅内蒸汽,使锅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后,才缓慢(约15分钟)打开灭菌锅门。
[单选题]薄膜衣中加入增塑剂的机制为()
提高衣层的柔韧性,增加其抗撞击的强度
解析:一些成膜材料在温度降低以后,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其大分子的可动性变小,使衣层硬而脆,缺乏必要的柔韧性,因而容易破碎,例如丙烯酸树脂类。加入增塑剂的目的是降低玻璃转变温度,使衣层柔韧性增加。常用的增塑剂多为无定形聚合物,分子量相对较大,并与成膜材料有较强亲和力。不溶于水的增塑剂有利于降低衣层的透水性,从而能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但应考虑增塑剂与成膜材料的互溶性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常用的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
[多选题]下列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的因素中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药物分子量和药物的熔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B.药物的水溶性越强,透皮吸收越好C.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经皮吸收将增加D.基质不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E.皮肤的角质层厚度、水化及温度均可影响经皮吸收数药物的皮肤吸收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多选题]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下列条件中可以彻底破坏热原的是()
180℃,4小时
250℃,45分钟
650℃,1分钟
解析: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但在180℃3~4小时,250℃30~45分钟或650℃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多选题](三)案例摘要: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5%~17%)85g,滑石粉25g(5%),轻质液体石蜡2.5g,酒石酸2.7g,制成100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