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病史
题目:临床中诊断慢性扁桃体炎,最具诊断意义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进食时误吞鸭骨后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6小时,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照X线片发现食管中段有不透光的阴影,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仅给予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两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背部及胸骨后疼痛,多次呕吐,呕吐物为唾液样物,其中两次带有少许鲜血,于是转院治疗。
[多选题]患者,女,35岁,晨起后出现左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症状,意识清醒,运动自如,至医院诊治。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发现左下颌下包块6年,呈渐进长大趋势,生长缓慢。无发热、触痛、吞咽困难、呕血、咯血、声嘶、涕中带血等。查体包块质软,边界欠清,约6cm×4cm大小,颈部血管杂音阴性,震颤阴性。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疱3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7.8×10g/L,中性62%,淋巴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
[单选题]颈深上淋巴结上群在()
咽旁后隙
[单选题]构成咽淋巴环不包括()
腭垂
[单选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主要治疗方法是()
手法复位
解析:手法复位是BPPV主要治疗方法,且疗效较显著。管石复位法(CRT)主要用于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的治疗,通过手法使患者变换5个位置,从而使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的管石碎片通过总脚进入椭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