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出现

题目: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教育便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故选择A。B项,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是"智者派",产生于希腊奴隶主政治制度的鼎盛时期。C项,中世纪后期,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兄弟会学校中,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德国教育家斯图谟在斯特腊斯堡主持文科中学时,曾把学生分为十个年级。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问题,只是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才第一次得到详细的论述。D项,教学方法的系统化是学校教育产生之后的其中一个表现,而不是产生的条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下面选项对这句话说明最准确的是()。
  •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教书育人"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指一名教师所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知识,还要有优良的品德。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故选择A。

  • [单选题]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 解析: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导向作用,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 [单选题]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 )。
  • 不同步的

  • 解析: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所以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不同步的。故选择C。

  • [单选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 上好课

  •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单选题]目的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强新旧知识联系的教学环节是( )。
  • 检查复习

  • 解析:通过检查复习既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又可督促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 [单选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antage of group work?
  • Creating some peaceful and quiet time in class.

  • 解析:考查小组活动。小组讨论能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而不是给学生创造安静的学习时间。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