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该科室科长不是四川人
题目:某科室共有11人,如果"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所有的人都不是四川人"和"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中只有一句是假话,则下列必然为真的一句话是( )。
解析:"该科室所有都是四川人"与"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两句话是矛盾关系,可知两句话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三句话中只有一假,那么"该科室所有人不是四川人"为真话,推出"该科室科长不是四川人"。故选择C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材料:
影视产品挤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文学是否已成为夕阳?没错,如果文字只是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挡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寓虚,虚实相济,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今人同样可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圈、插头?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出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棵树也可能有上千种表达,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觉化之外还有文字的思辨化。钱先生未提到的是: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蹈。所谓"白马非马",具体的白马黑马或可入图,抽象的"马"却不可入图;即便拿出一个万马图,但是"动物""生命""物质""有"等更高等级的相关概念,精神远行的诸多妙门,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岂不会滑入幼儿化、白痴化?可见有了这两条,写作者大可放下心来,即便撞上屏幕上的声色爆炸,汉语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也并非多余。恰恰相反,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
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问题: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的"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0分)
[单选题]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杜威
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单选题]教育文献( )最早概括提出了"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规律。
《学记》
解析:《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贼,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数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最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内发论
解析: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却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故选择B。A项,外铄论(塑造说)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有效地学习。C项,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确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养育论。D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多选题]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应该加强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借助校外专家的指导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鼓励因校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解析: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学校课程(即学校内所实施的一切课程).它更强调行动与过程,不要求自编教材,可以是活动方案或活页资料。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鼓励因校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单选题]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解析: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为教材,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