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研究人员开展多环芳烃危险度评价的工作。其中一个步骤是确定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对机体产生肿瘤诱发等有害效应。这属于
  • 正确答案 :E
  • 危害鉴定

  • 解析: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①危害鉴定。危害鉴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评价阶段。通过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可判断某物质对各种生物系统和人的毒性和危害性。②暴露评定。估计人群对化学物质暴露强度、时间和程度。是否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根据危险人群(暴露组)暴露于某物质的量求得。全面掌握暴露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暴露特征包括有毒物质理化特性及其释放情况、在环境中的转归与分布、暴露途径、暴露浓度、暴露持续时间和暴露人群的特征等。③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或物理因素与机体接触后,产生某种效应的个体数在群体中所占比率。它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部分,也是定量评价阶段的开始。④危险度特征分析。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通过计算求得危险人群(暴露组)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的健康危险度。

  • [单选题]患者,男,36岁。因应酬太多,倍感疲劳,昨日起怕冷,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濡滑。首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藿香

  • 解析:藿香   【药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   1.湿阻中焦证。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2.呕吐。   3.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   【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 [单选题]芳香化湿药的主治证是
  • 正确答案 :E
  • 湿阻中焦

  • 解析: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困脾胃、身体倦怠、脘腹胀闷、胃纳不馨、口甘多涎、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等症。此外,对湿温、暑温诸症亦有治疗作用。化湿药性味大都辛温,归入脾胃,而且气味芳香,性属温燥或偏于温燥。

  • [单选题]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阿胶

  • 解析: 熟地黄   1.血虚诸证。   2.肝肾阴虚诸证。   3.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阿胶   1.血虚证。为补血要药。   2.出血证。   3.肺阴虚燥咳。   4.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瘈疭。   何首乌   【性能】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 [单选题]外用内服均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白矾


  • [单选题]全舌青紫的主病是
  • 正确答案 :B
  • 全身性血行瘀滞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皆可面见青色:
  • 正确答案 :A
  • 虚证


  • [单选题]伤寒通过途径传播
  • 正确答案 :B
  • 水、食物、苍蝇


  • [单选题]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消渴病的病机特点
  • 正确答案 :D
  • 痰火内阻,湿热阻滞

  • 解析:消渴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 (二)病机 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病变脏腑——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病理因素——虚火、浊瘀。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消渴病有在肺、胃(脾)、肾的不同,常互相影响。 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 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 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 故“三多”之症常相互并见。

  • [单选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综合治疗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


  • [单选题]呕吐的主穴为
  • 正确答案 :D
  • 内关、足三里、中脘

  • 解析:(2)中脘为胃之募穴,加胃经合穴足三里可奏理气和胃之功,内关有宣通上中二焦气机作用。合用治胃腑疾病。

  • [单选题]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 正确答案 :A

  •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病位主要是:
  • 正确答案 :C
  • 肺肾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