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题目:患者女性,68岁,风湿性心脏病。应用洋地黄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胸闷、憋气,心电图如图3-14-4所示,诊断为()。
解析:图中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其频率大于35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RR间距规则,心室率小于40次/分。故诊断为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72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如图3-14-1所示,应诊断为()。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解析:心电图显示PP间距规则,心房率为72次/分。RR间距规则,心室率为28次/分,QRS波群增宽,时间≥0.12s,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所有室上性冲动均不能下传心室,故心室激动将由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所控制。当由心室异位起搏点控制心室时,称为室性逸搏心律,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缓慢而规则,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本图V1导联第7个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其后有一不完全代偿间歇,为房性期前收缩。由于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因此房性期前收缩也不能下传心室。
[单选题]患者女性,37岁,体检。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4所示,正确的诊断是()。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图中P波形态符合窦性心律,PP间距规则,频率98次/分。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脱落,呈2:1~3:2传导。第6个QRS波群为交界性逸搏形成干扰现象。该图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1~3:2传导),交界性逸搏。需要注意的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逸搏时常易形成干扰现象。
[单选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
[单选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单选题]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逸搏的频率较慢,致使心排出量降低,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出现心室停搏而导致阿-斯综合征。
[单选题]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解析:钩拢现象与等频心律(或称为等频现象)两者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均不相同。钩拢现象持续时,有可能使同时存在的两种心律形成等频心律,但不意味着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