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乐经》

题目:下列不属于文史典籍《五经》的是( )。

解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在孔子时代是六经的一部(五经+乐经),后失传。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包含( )。
  • 改善人口质量

  • 解析:改善人口质量属于教育社会功能里的人口功能。

  • [单选题]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因此,循序渐进地教学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单选题]班主任王老师规定早操迟到的学生一律在教室外罚站,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小涛出操的行为主要是通过( )获得的。
  • 负强化

  • 解析:题目中小涛出操行为增加了,所以是一种强化,排出C、D。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属于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 [单选题]在情绪ABC理论中,B代表( )。
  • 信念

  • 解析:在情绪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即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是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即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即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故选择A。

  • [单选题]王小二拿同学的文具盒,被同学发现后告诉了老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王小二,你这是第几次拿别人的东西了?王小二低着头回答:第九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方面入手对王小二进行教育。
  • 道德意志

  • 解析: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表现为:在确定品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品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题干中,孩子第九次拿别人东西,且自己也知道不对,说明不是道德认知认知的问题,属于道德意志,故选择C。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 [多选题]德育过程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
  • 解析: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 [单选题]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在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