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长期依赖输血治疗的贫血患者,最好选择输注年轻红细胞()。
正确答案 :C
减少铁的积累
解析:年轻红细胞主要用于需长期输血的患者,如重型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便延长输血的间隔时间,减少输血次数,从而防止因铁沉积过多所致继发性血色病的发生。
[单选题]下列关于新鲜全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补充凝血因子,6小时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
解析:由于输血目的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也不一样:补充粒细胞,8h内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12h内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补充凝血因子,至少当天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ACD保存3天以内或CPDA保存7天以内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
[单选题]一次大量输注保存期在14~21天的红细胞悬液导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正确答案 :A
酸碱失衡
解析:保存期较长的库血由于红细胞2,3-DPG和ATP明显下降,K+浓度上升,不宜应用于大量输血患者,否则可导致严重的酸碱失衡。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患者大量输血后伤口渗血不止的原因()。
正确答案 :C
输注血液保存时间过久
解析:大量输血后常见患者伤口渗血不止的原因有保存血内血小板数量及质量下降,Ⅴ、Ⅷ因子消耗失去活性、过量使用血浆增量剂和创伤容易诱发DIC产生消耗性凝血障碍。
[单选题]通常认为输注后1小时的CCI小于多少时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
正确答案 :D
7.5
解析: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是评价血小板疗效的常用指标,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一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总数。CCI大于10表示有效;输注后1小时测定值一般认为CCI小于7.5认定为输注无效。
[单选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出现第二次高峰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外周血中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解析: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其外周血移植后中性粒细胞(PMN)上升常出现二个峰值。第一次峰值即在PMN恢复到>0.5×109/L,平均出现在移植后11天,随后呈一度下降趋势,然后约在第3~4周时再次出现第二峰值,至后白细胞恢复正常。目前认为第一次PMN峰的出现是由于外周血中较晚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第二次峰值的出现则是由于较原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单选题]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
正确答案 :D
25~30Gy
解析:γ射线辐照红细胞常用的剂量为25~30Gy。
[单选题]患者,男性,16岁,因右下肢肌肉血肿,关节腔出血,两天入院,以往有多次发作史,家族中其舅舅有类似病史。
正确答案 :
[单选题]男性,42岁,体重60kg,腹部损伤脾破裂引起大出血,Hb45g/L,PLT120×109/L。
正确答案 :
[单选题]一个患儿经常性肌肉,关节腔出血,检查提示Ⅷ因子明显缺乏,此时输血时选择哪种成分为好()。
正确答案 :D
冷沉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