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题目: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包括()。

解析: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包括: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四个方面。E项是迷惑项。【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考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才能更好地认识社区工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某社区服务中心拟与环保组织合作,从居民中招募200个志愿家庭,开展为期一年的“节约用电、争建低碳家庭”的活动,该活动通过更换电器、改变不良用电习惯等手段,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社会工作者在发展和组织志愿家庭时,可采用的技巧包括()。[2010年真题]
  • 主动邀请居民参与活动

    积极回应居民的需求

    与居民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 解析: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掘和组织志愿者参与,主要技巧包括:(1)主动邀请,由近及远;(2)建立平等合作关系;(3)提供参与和成长的机会;(4)明确方向、提供资源、回应需要、多加鼓励。

  • [单选题]社区工作者小群在工作中,从来不居高临下地指挥、命令居民为其所认定的目标而努力,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居民明白具体情况,与居民一起讨论和互相交换意见,使居民对事情有客观的了解,并让居民作出合乎自己愿望的决定。小群的这种做法属于()。
  • 社区自决

  • 解析:社区工作的目标--社区自决。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招募了15名志愿者组成便民服务队。在开展了一年服务之后,有些队员热情下降,要求退出,其他队员对此非常不满。这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协助服务队()。
  • 寻找队员热情下降的原因

  • 解析:发掘和培育社区志愿者的技巧。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老潘打算在社区成立一支居民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的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在发展和组织志愿者时,老潘应该()。
  • 经常与志愿者进行非正式的交流

  • 解析:发掘和培养社区志愿者的技巧。

  • [单选题]地区发展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下列关于地区发展模式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有助于提高居民能力,推进社区民主

  • 解析: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有:(1)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2)提高居民的能力;(3)推进社区民主;(4)切合中国文化传统。地区发展模式的缺点有:(1)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社区问题;(2)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3)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区发展模式的评价,需要记忆的内容。

  • [单选题]对投入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属于()。
  • 过程评估

  • 解析:根据评估的目的,评估包括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益评估三类。过程评估,是对工作过程的质与量的评估,重点在于对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成果评估主要考查工作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关注的是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孰大孰小的问题。所以,题中所说的评估,应属于过程评估。C项是迷惑项。【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评估类型的考查。考生需要按照评估的目的,熟练掌握评估的三大类型。

  • [多选题]社区工作的对象是整个社区,因此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之初的首要任务是让社区中的居民、团体和组织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社区的介入,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方式让社区认识自己。
  • 积极介入社区事务

    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

    主办社区活动

    经常出现在社区居民之中

  • 解析:进入社区的方式。

  • [多选题]社会工作者在巩固阶段的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方面。
  • 互助合作

    社区教育

    争取资源

  •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巩固阶段的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互助合作、社区教育、争取资源。C项是启动阶段的介入策略。D项是准备阶段的介入策略。【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启动阶段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的考查。考生可结合四大阶段对比记忆工作者在各阶段的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题库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题库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题库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题库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题库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题库 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题库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题库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