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不正确,不得歧视犯错误学生
题目:中学生熊某曾经偷拿过同学的财物,班主任总是以此为由,不让他参加班级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解析:熊某曾经是有偷窃的不良行为,但作为老师,对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本题中,班主任不让他参加班级活动就是歧视犯错误的学生。故本题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本题答案选择D。
[单选题]7年守护瘫痪养父的15岁梁燕;用赢弱肩膀扛起生活重担的"向日葵"女孩何平;带着妈妈上大学的"发条女孩"苏玉双……这些全国道德模范的孝老爱亲行为( )。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履行了对父母赡养扶助的义务③体现了良好的道德素质④承担了对父母的抚养责任
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些道德模范都体现出我国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是错误的,父母对子女具有抚养责任。故本题选A。
[单选题]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前提
②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③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②③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其他项正确。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其一大特点,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不可割裂,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单选题]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一部具有独立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德国教育学家( )。
赫尔巴特
解析:《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它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单选题]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制约与促进
解析:经济、政治和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单选题]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
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教书育人"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故选A。B教师不能对学生放弃教育,顺其自然,排除B。C教师不能一味的利用惩罚方式进行教育,排除C。D小华是留守儿童,家长无法及时教育学生,排除D。
[单选题]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重要依据,"四书"是指《大学》《孟子》《论语》和( )。
《中庸》
解析:"四书"是指《大学》《孟子》《论语》和《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