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乙购买甲的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的价款,双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后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
解析: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在本题中,尽管尚未办理房屋的过户手续,但该房屋买卖合同自订立之日起生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
[单选题]甲、乙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甲的名义进行了房屋产权登记。后来甲、乙感情不合,甲擅自将该房屋以市场价格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解析:(1)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2)甲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有效,当事人一方以出卖入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丙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依法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单选题]甲向乙借款50万元,约定以甲的A幢房屋抵押给乙,双方为此签订了抵押合同,但在抵押登记时,登记为以甲的B幢房屋抵押给乙。后甲未能按约还款,乙欲行使抵押权。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乙行使抵押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乙只能对甲的B幢房屋行使抵押权
解析:抵押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登记记载的内容为准
[单选题]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各自所占的份额均为1/3。为提高房屋的价值,丙主张将此房内部进行豪华装修,甲表示赞同,但乙反对,经查,甲、乙、丙之前对此情形并没有约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因甲和丙的所占份额部分已经达到了2/3以上,因此甲和丙可以进行装修
解析:本题考核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作重大修缮的规定。根据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甲、乙、丙三人的关系是按份共有,并且同意的份额已经达到了2/3以上,因此选项B正确。
[单选题]A公司以一套价值100万元的设备作为抵押,向甲借款10万元,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A公司又向乙借款80万元,以该套设备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A公司欠丙货款20万元,将该套设备出质给丙。丙不小心损坏了该套设备送丁修理,因欠丁5万元修理费,该套设备被不知情的丁留置。关于甲、乙、丙、丁对该套设备享有的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丁→乙→丙→甲
解析:本题考核担保物权的受偿顺序。根据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因此本题中丁享有的留置权最先得到受偿。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因此本题中乙享有的已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丙享有的质权受偿,丙享有的质权优先于甲享有的未登记的抵押权受偿。
[多选题]甲向乙借款,欲以轿车作担保。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 :AB
甲可就该轿车设立质权
甲可就该轿车设立抵押权
解析:(1)选项AB:动产可以抵押、质押,但不动产只能抵押;(2)选项C:动产质权自质物“移交”给质权人占有时设立;(3)选项D:以动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所有的有()。
正确答案 :ABCD
城市市区的土地
无线电频谱资源
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
矿藏、水流和海域
解析:本题考核国家所有权。矿藏、水流、海域、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城市的土地,只能是国家所有。未被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有()。
正确答案 :ACD
建设用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解析:本题考核用益物权的种类。我国《物权法》规定了4种主要的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选项B属于担保物权。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可以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有()。
正确答案 :AD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等项目用地
解析:本题考核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创设取得。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用于商业开发的建设用地,不得以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