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E.缩短其急性脱毒期的时间
题目: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使用认知行为治疗,哪条不是其主要目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氯胺酮的描述,哪项不对()
氯胺酮麻醉时痛觉消失,意识完全丧失,呈深度睡眠状态
解析:氯胺酮麻醉的特点为痛觉消失,意识模糊而不是完全丧失,呈浅睡眠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迟钝,是一种意识和感觉分离状态,称为"分离性麻醉"。
[单选题]患者女,51岁。因睡眠不好服用地西泮3个月,开始服药后睡眠情况改善。但逐渐效果欠佳,因此患者逐渐加大剂量,最大量达到每天12片,一旦减药或停药,患者出现睡眠差,心慌,烦躁不安。此时对此患者最好的处理是()
递减药物
解析: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镇静催眠药物成瘾的诊断,这种患者在脱瘾治疗时必须递减药物,同时配合认知和行为治疗。半衰期较短的苯二氮类药物停止用药后容易出现戒断症状,可以先换用半衰期较长的苯二氮类药物再逐渐减量。减量的速度一般采取每2~3天减少10%,此时要注意区分患者出现的戒断症状和原有的焦虑症状。
[单选题]患者男,27岁。既往精神状态正常,最近半年经常使用"摇头丸",近一周出现明显异常,说看见奇怪的东西,觉得周围的人要害他,为此紧张不安,不敢出门。此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苯丙胺所致精神病
解析: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苯丙胺,部分使用者可出现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清楚的状况下出现幻视,敏感多疑,关系、被害妄想。往往在服药期间出现,患者既往正常,所以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苯丙胺所致精神病。当然,要彻底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则需要看患者的治疗反应或随访观察。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物质滥用所致的后果()
多次醉酒误工
大量吸烟导致严重肺病
酒后驾车肇事
解析:滥用在ICD-10分类系统中称为有害使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反之就是依赖状态。
[单选题]患者男,27岁。急起烦躁不安,口干、脸红2个小时入院。体查:患者神志模糊,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双前臂可见很多注射瘢痕。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既往有吸食海洛因的病史。
[单选题]患者男,53岁。长期饮酒,每天饮高度白酒400~500g,大量吸烟,30~40支/天,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一旦间隔一段时间不饮酒就出现烦躁,出汗,双手发抖。每天进食不多,体型消瘦。
[单选题]患者男,53岁。长期饮酒,每天饮高度白酒400~500g,大量吸烟,30~40支/天,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一旦间隔一段时间不饮酒就出现烦躁,出汗,双手发抖。每天进食不多,体型消瘦。
[多选题]患者男性,64岁。三天前出现咳嗽,头痛,双手震颤,烦躁不安,伴有恶心,呕吐,自觉心慌,但能识家人。昨天起突然出现精神失常,晚上不眠、恐惧,大呼卧室的墙上有一只老虎,看到自己盖的被子上面布满蜘蛛、蟑螂。患者情绪激动,大声呼救。次日仍烦躁不安,大呼房间里面有鬼,便溺糊身,阵发性身体紧缩及表情惊恐,肢体颤动,口齿不清,言不达意。患者出现发热、大汗淋漓,意识不清,分不清东西南北,不识家人,近几天未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