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休克时主要的代谢改变是()
  • 正确答案 :A
  • 酸中毒,高血钾

  • 解析: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机体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由于H浓度增高,细胞内外H-K交换增加,H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K转出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故选A。

  • [单选题]诊断ARDS时,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FiO为()
  • 正确答案 :C
  • <300

  • 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的诊断标准为氧合指数PaO/FiO

  • [单选题]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腹壁有薄弱点或腹部缺损

  • 解析:腹外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正常腹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病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只是一种诱因。而选项A、B、C、E均可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诱因;选项D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原因,故选D。

  • [单选题]闭合性单根肋骨骨折可取的处理方法是()
  • 正确答案 :A
  • 宽胶布固定

  • 解析:选项B、C适用于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选项D、E适用于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者;单根肋骨骨折的断端有上、下完整的肋骨和肋间肌支持,较少移位,治疗的重点是止痛、固定和防止并发症。可用胸壁贴大号伤药膏或用宽胶布固定胸壁。

  • [单选题]利于颅内压增高患者代偿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B
  • 婴幼儿

  • 解析:婴幼儿及小儿的颅缝未闭合,使颅腔的代偿能力增加,延缓病情进展。

  • [单选题]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最早和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 正确答案 :C
  • 体液丧失

  • 解析:肠梗阻时,由于患者不能进食及频繁呕吐,使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特别是高位肠梗阻患者尤为显著;低位肠梗阻时,由于肠管吸收功能障碍,使大量液体潴留于肠腔,等于丢失于体外。因体液大量丧失,可引起严重脱水,并导致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 [单选题]女性,61岁,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5天,仍未排气,且伴严重腹胀,无肠鸣音,诊断为肠梗阻。考虑其肠梗阻的类型为()
  • 正确答案 :C
  • 麻痹性肠梗阻

  • 解析:该患者在腹部大手术后5天未排气,伴严重腹胀,无肠鸣音,考虑可能为腹膜炎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

  • [单选题]女性,27岁,车祸后造成高位截瘫,现在下肢肌肉瘫痪、感觉消失,尿失禁,大便尚能控制。其截瘫指数是()
  • 正确答案 :D
  • 5

  • 解析:截瘫指数是将瘫痪程度量化,各项功能分别用"0"、"1"、"2"表示,"0"代表没有或基本没有瘫痪,"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完全或接近完全瘫痪;一般记录肢体的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三项功能,最后将数字相加即是该患者的截瘫指数。该患者下肢肌肉瘫痪为2,感觉丧失为2,尿失禁而大便尚能控制为1,因此其截瘫指数为5。

  • [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高热,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应采用()
  • 正确答案 :D
  • 全身抗生素治疗

  • 解析:根据骨髓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经全身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因第3题答案为D。对于慢性骨髓炎一旦死骨形成并完全分离,骨包壳形成时,应行死骨摘除术,故第1题答案为A。当慢性骨髓炎出现波动感时表现有脓肿形成,应采用切开引流术,故第2题答案为B。

  • [单选题]多见于婴儿的腹外疝是()
  • 正确答案 :D
  • 脐疝

  • 解析:股疝为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脐疝是疝囊通过脐环突出形成的疝,有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之分,以小儿脐疝多见。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小儿保健题库 外科护理学题库 医院环境的消毒题库 特殊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与消毒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题库 组织沟通题库 结核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