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解析: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不应按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应按公允价值处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当有迹象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时,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若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没有合同约定价格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
解析: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如果是其他因素导致存货在本期价值上升的,则不能恢复原已减记的金额,选项D不正确
[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某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人生产用的增值税应税材料一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买价100000元;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25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车站临时储存费1000元;采购员差旅费400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为3%,运费的增值税抵扣率为7%,则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元。
解析: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100000×(1+3%)+2500×(1-7%)+1000=106325(元)。
[单选题]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B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成本为700万元,支付的加工费为B00万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乙公司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为800万元,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甲公司按照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将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C.800
解析:收回材料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计人存货成本,记入“应交税费一应交消费税”。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700+100=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