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孙思邈
题目: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是
解析:卫生防疫道德
(一)卫生防疫的道德内涵
预防疾病是最经济、最积极的医学服务,反映着社会道德进步。预防医学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二)卫生防疫的道德要求
1.坚持群众受益,维护公益
2.坚持“预防为主”
3.严谨求实,秉公执法
4.文明礼貌,团结协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治疗上特别重视何脏
脾肾
[单选题]痰饮病的形成与何脏关系最为密切
脾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单选题]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 )
伏饮
[单选题]关于风温发病,论述错误的是
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中心性紫绀的疾病是
肺淤血
解析:肺淤血患者发绀的特点是中心性发绀,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重症休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导致周围性发绀。
[单选题]气街是经气
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
解析: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
《灵枢•卫气》对气街有较详细记载:“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F。”由此可见,气街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是其核心内容。气街理论义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的规律,为临床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单选题]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解析:皮肤针循经叩刺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单选题]针刺治疗胁痛的主穴包括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解析:胁痛
【病因病机】
胁痛主要责之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本病以气滞、血瘀、湿热引起“不通则痛”者为实证,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者为虚证。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或跌仆闪挫,损伤胁络,瘀血停留;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积湿生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经脉气机阻滞而发为胁痛。若久病体虚,劳欲过度,阴血亏损,脉络失养,亦可发为胁痛。
【辨证】
主症 胁痛多见于一侧。由于病因、病性、病程的不同,疼痛的性质亦不同。气滞多胀痛窜痛,瘀血多刺痛较剧。一般而言,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以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支沟 阳陵泉 足三里
配穴 肝气郁结加内关、太冲;气滞血瘀加膈俞、太冲;肝胆湿热加丰隆、侠溪;肝阴不足加肝俞、三阴交。
操作 虚证时足三里用补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常规操作。局部穴可以仅取患侧,针期门用1~1.5寸毫针平刺或斜刺0.5~0.8寸。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肝、胆、脾、胃、肾、神门、胸。取患侧为主,毫针刺,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埋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 选局部阿是穴2~3个。用皮肤针轻轻叩刺,可加拔火罐。适用于气滞血瘀胁痛。
(3)穴位注射 选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选1~2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维生素B↓121ml,每穴注射0.5~1ml;或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向上提再注入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