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劫机是一种可引渡的罪行,但劫机者所在国不负有引渡义务
题目:关于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方面的《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在“劫机”问题上都规定()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甲国的一个航海航空爱好者组织“碧海蓝天协会”准备进行一次小型飞机“蓝天号”和赛艇“碧海号”的海上联合表演,计划涉及我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对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相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蓝天号”飞行表演如在我国领海上空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
“碧海号”赛艇表演如果在我国领海中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
“碧海号”在前往表演海域的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穿越我国的领海,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
[多选题]甲国加入《南极条约》前,曾对南极某区域提出过领土要求。乙国在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后,在南极建立了常年考察站。丙国加入《南极条约》后,准备在南极大规模开发旅游。依《南极条约》和相关制度,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甲国加入条约不意味着其放弃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丙国旅游开发不得对南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甲国加入条约并不意味着其放弃或否定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A对。甲国成为条约缔约国也不构成其他缔约国对甲国主张南极领土权利的确认,B错。乙国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并不构成对南极地区提出领土主张的支持和证据,C错。依《南极条约》和相关制度,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维持南极地区水域的公海制度,任何国家在南极地区根据国际法享有的对公海的权利不受损害或影响;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在南极进行的任何活动不得破坏南极的环境或生态。A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