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题目:患者男,21岁。学生,不慎溺水后2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查体:BP90/60mmHg,R40次/分、P120次/分。烦躁不安,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双肺呈大片状浸润阴影。假设诊断成立,在治疗中应及早使用的是()
解析:呼吸衰竭的总治疗原则为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纠正缺氧、CO潴留和酸碱失衡造成的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故选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解析:呼吸衰竭病因。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常见于肺泡通气不足。本题所列的五个选项中,大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肺泡内,严重时可影响弥散功能而出现低氧血症,较少出现二氧化碳潴留;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肺泡及肺间质,严重影响气体在肺泡内的交换,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ARDS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肺泡上皮、肺泡毛细血管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从而引起氧合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因此,早期较少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浸润型肺结核一般不出现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慢性气道疾患,并引起气道发生不可逆性阻塞性病变,不仅使气体弥散功能受损,也使肺对气体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是临床上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
[单选题]男患60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年,冠心病史5年,呼吸困难加重2天,意识障碍1小时来诊。查体:浅昏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球结膜轻度水肿,BP170/110mmHg,双肺散在干啰音,中下部湿啰音,HR128次/分,节律不整,肝略大,下肢水肿(±)。
[单选题]间质性肺疾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弥散功能障碍
[单选题]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
呼吸性酸中毒
解析:慢性呼吸衰竭过程中,因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因素可引起多种复杂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其发生率如下:呼吸性酸中毒最多见,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单纯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