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三日疟
题目: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贫血表现最轻的是()
解析:四种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贫血表现最轻的是三日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典型急性肠阿米巴病的粪便呈()
果酱样的黏液血便
解析:阿米巴溶解组织所致的液化性坏死物质和陈旧性血液混合而成的果酱样物质。
[单选题]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侵犯内脏,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引起黑热病。少数可继发皮肤损害。
[多选题]常见的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种类有()
间日疟原虫(Pvivax)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卵形疟原虫(PovalE.
[多选题]弓形虫发育阶段中与传播和致病有关有()
滋养体
包囊
卵囊
[多选题]关于黑热病的临床特征,正确的是()
长期发热
进行性脾大
贫血明显
解析:除了长期不规则发热和进行性肝脾大,外周血检查可见:全血细胞减少,尤其以白细胞减少明显,多在1.5~3.0×108/L间,甚至中性粒细胞缺乏。降低程度与病程正相关;贫血呈中度,血小板减少。由于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增生,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主要是IgG型非特异性抗体,但无保护性。白蛋白减少,A/G可倒置。
[多选题]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多选题]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多选题]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