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立即拔除导管 拆开缝线,保持切口引流通畅 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
题目:下肢静脉切开插管后1周,出现寒战、高热、静脉切开处伤口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此时的处理原则应是()
解析:依据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导管诱发的败血症,应按A、B、C方式处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确诊DIC的化验值,哪项是错误的()
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超过2。3秒
解析:血小板在5万~7万/mm3以下,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超过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在100~160mg以下,就可初步诊断休克已进入DIC阶组段。此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比对照组超过10秒以上),凝血时间超过10分钟,鱼精蛋白副凝集实验阳性等均为DIC发生的有力佐证。
[单选题]患者,女性,寒战、T38.8℃,颈后局限性肿痛。抗生素治疗4天后,检查颈后发际下方红肿,质软,有波动感。血常规示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8。最恰当的治疗是()
切开引流
[单选题]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单选题]消化液急性丧失易导致的疾病是()
等渗性缺水
[多选题]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BE正值增大,PaCO2升高
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碱性药物和失钾性利尿剂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多发生在呼衰晚期,常伴有低血钾
[单选题]心搏骤停后,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是()。
静脉注射
[单选题]哪项不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加强凝血机制,减少术中出血
解析:麻醉前常用药物有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和抗胆碱药,没有加强凝血机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