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5%的股权,但是属于最大股东,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经营决策
题目: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解析:选项A,体现谨慎性原则;选项B,体现可比性原则;选项C,属于正常的会计处理,体现相关性原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A公司于2010年4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5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6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为()
C、2270万元
解析: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入账价值=500×(6-1.5)+20=2270(万元)。
[单选题]2010年1月8日A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利率为4%,3年期,每年付息一次,该债券为2009年1月1日发行。取得时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9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20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2011年2月,将持有的该项金融资产全部处置,处置价款是16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要求
要求:
解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损益金额=(1600-10)-1500=90(万元)。
[多选题]A公司2010年度与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1月1日,从市场购入2000万股B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准备随时出售,每股成本为12元。A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12月31日,B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5元。(2)1月1日,购入C公司当日按发行的三年期债券1.5万份,每份面值为1000元,实际支付1540.85万元(含交易费用)。A公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实际年利率为5%,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12月31日,A公司持有的该债券市场价格为1500万元。(3)5月1日,购入D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200万份,成本200万元,每份认股权证可于两年后按每股5元的价格认购D公司增发的1股普通股。12月31日,该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为每份0.9元。(4)7月1日,取得E公司10%股权,成本为5000万元,投资时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为4600万元。A公司能够对E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假定A公司取得该投资时,取得投资时E公司仅有一项100万件A商品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A商品单位成本为8元,单位公允价值为10元。2010年9月,A公司将200万件的B商品出售给E公司,每件价格7元,每件成本为6元,E公司取得商品作为存货核算。至2010年资产负债表日,E公司对外出售该A商品40万件,出售了B商品130万件。E公司2010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各月利润均衡)。不考虑所得税影响。(5)持有F上市公司100万股股份,成本为2500万元,对F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该股份自2009年7月起限售期为3年。A公司在取得该股份时未将其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份于2009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22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2350万元。A公司管理层判断,F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未发生持续严重下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A选项,资料1,对B公司股权投资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10.5-12)=-3000(万元);A选项正确。B选项,资料2,对C公司的债券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1540.85×5%=77.04(万元);B选项不正确。C选项,资料3,对D公司认股权证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9-200=-20万元;所以不正确。D选项,资料4,对E公司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1800/2-(10-8)×40-(7-6)×70]×10%=75万元;正确。E选项,资料5,对F公司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0,因为这项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所以不正确。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有统一的会计准则予以规范和约束
解析:选项D,管理会计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予以规范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