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题目:半抗原的特性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出现于发病后1~2周,高峰为3~4周,持续时间3~6个月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于发病后1~2周,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考点:异嗜性抗原

  • [单选题]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
  • 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 解析: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 [单选题]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
  • 带现象


  • [单选题]凝集反应判断结果是在()
  • 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 [单选题]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ppm或氧气含量小于()%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 B、50;19.5


  • [单选题]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的原因是()
  • 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

  • 解析:抗体是球蛋白,它们在水中均溶解为胶体溶液,不会发生自然沉淀。因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残基,在溶液中这些残基带有电荷,由于静电作用,在蛋白质分子周围出现了带相反电荷的电子云。

  •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P100次/min,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WBC23×109/L,拟诊为白喉。该患儿应()
  • 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

  • 解析:本题考查白喉的治疗原则。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主要为外毒素蛋白,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免疫原性,因此治疗上应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

  •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P100次/min,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WBC23×109/L,拟诊为白喉。若该患儿发病1周前一直在幼儿园上学,请问对同班小朋友应()
  • 注射白喉抗毒素

  • 解析:本题考查白喉传播途径的干预。白喉棒状杆菌主要经飞沫传播,对于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人群应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预防。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生化学题库 放射免疫技术题库 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题库 医学免疫题库 酶免疫技术题库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题库 抗原抗体反应题库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题库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题库 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的测定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