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吞噬细胞

题目: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的作用()。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学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选答"A"、"B"、"D"、"E",这主要是对免疫应答的过程理解不熟悉,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要点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伤寒()。
  • 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解析:这是一组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特点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有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黑热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伤寒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登革热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要点掌握不同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的特点。

  • [单选题]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C""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不是伤寒的临床特点。虽然伤寒是肠道传染病之一,但由于伤寒内毒素的作用,常引起明显中毒性鼓肠,出现腹胀、便秘,而非腹泻,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不同;②选答"B""常无明显畏寒寒战"是伤寒发热的特点,与一般细菌感染不同。应复习伤寒的临床特点。要点伤寒患者由于伤寒内毒素的作用,常引起明显中毒性鼓肠,出现腹胀、便秘,而非腹泻。

  • [单选题]关于疟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输血性疟疾潜伏期短,易复发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疟疾的临床表现的认识。预测错误率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B",说明对婴幼儿与孕妇疟疾临床特点不熟悉,前者易发展为凶险型,胃肠症状多,后者可引起子痫、流产、早产;②选答"E",恶性疟疾在微循环内形成微血管血栓,引起脏器阻塞。要点输血性疟疾常于输入含疟原虫血后7~10d发病,无迟发型子孢子,故无远期复发。

  • [单选题]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输血传播

  • 解析: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输血的途径传播。

  • 推荐下载科目: 儿科题库 外科题库 急诊急救题库 症状学题库 康复医学题库 耳鼻咽喉科题库 社区卫生服务题库 眼科题库 全科医师习题集题库 公共卫生服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