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口服丙硫氧嘧啶
题目:患者,男,20岁,间断心悸、出汗2月余,体重减轻约3kg,查体:BP126/68mmHg,无突眼,甲状腺Ⅱ度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94次/分,律齐,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首选的治疗是()
解析:若患者年龄较小,病情较轻,甲状腺比较小均为药物治疗的适应证而为手术治疗的禁忌证。若心率较快可加用普萘洛尔。碘剂除了术前准备一般禁用,年龄小于20岁,病情较轻的禁用核素131I治疗。故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致甲亢的各种病因中,哪种最多见()。
Graves病
解析:甲亢的病因。引起甲亢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多见的是Graves病,而其余四种均相对少见。
[单选题]下列哪项对诊断妊娠甲亢无帮助()。
血总T3、T4升高
解析:妊娠甲亢的诊断。血总T4是指T4与蛋白结合的总量,受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而TBG又受妊娠等的影响而升高,血总T3浓度的变化常与血总T4的改变平行,故诊断妊娠甲亢时血总T3、T4升高对诊断无帮助,其余四项均有帮助。
[单选题]患者,女,35岁,颈前区肿块10年,近年来易出汗、心悸,渐感呼吸困难。体检:晨起心率104次/分,BP120/60mmHg;无突眼,甲状腺Ⅲ度肿大,结节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单选题]女性,34岁,因原发性甲亢行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有关术中操作,正确的是()
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
解析:甲状腺手术的术中操作要注意: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要紧贴甲状腺上极;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要远离甲状腺背面;切除腺体的80%~90%,并同时切除峡部,每侧保留成人拇指末节大小腺体为恰当;必须保留两侧腺体的背面部分;术后常规放置橡皮管引流24~48h。
[单选题]女,36岁,心悸、怕热、多汗3个多月,体重下降5kg。查体:无突眼。双手细颤,甲状腺Ⅱ度大,可闻血管杂音,心率108次/分,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Graves病甲亢。白细胞3.0×109/L。肝功能ALT46U/L,AST36U/L。患者能否用核素治疗的关键检查是()
甲状腺131I摄取率
解析:患者在治疗前应行甲状腺131I率检查,如摄碘率低则无法行131I治疗。此外需进行甲状腺估重,并结合甲状腺摄131I率,并考虑增加剂量因素和减少剂量的因素,最后决定治疗剂量。所以患者能否用核素治疗的关键检查是甲状腺摄取率。
[单选题]女,20岁,右颈前肿块2个月来诊。查体:甲状腺右叶上极扪及3cm×2cm肿块,表面光滑。颈部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该病人首选的检查是()
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解析:颈部肿块首要的就是区分它的性质,因为这关系到以后的治疗及预后。这时就要求做定性诊断及细胞学检查,其他为定位诊断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单选题]女,45岁,乏力,怕冷,便秘伴声音嘶哑1年,体重增加8kg。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拟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最适宜的起始剂量是()
25μg
解析:左甲状腺素为常规替代治疗的首选药物。起始剂量为25~50μg。长期维持剂量为1.4~1.6μg/kg。药物治疗时,一般的原则为从小剂量开始,可逐渐加量。
[单选题]女,27岁。发现心悸、盗汗易怒1年,伴有饮食量增加、消瘦。查体:BP110/80mmHg,重度突眼,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深入胸骨后上纵隔内,心率116次/分。测血T3、T4值高于参考值上限1倍。该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2天发生四肢抽搐。有效的处理方法应是()
10%葡萄糖酸钙静脉点滴
解析:心悸、盗汗、易怒,饮食量增加、消瘦,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尤其伴有重度突眼,一般为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无眼征表现。甲亢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中重度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不愿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后复发、胸骨后甲状腺肿并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是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碘剂主要是抑制T、T释放。如果患者症状较重一般要加用碘剂,从而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手术。如果心率较快,可加用普萘洛尔。甲状腺术后发生四肢抽搐,一般为手术时误伤了甲状旁腺,使血钙降低所致,补充钙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