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007年12月5日

题目:甲于1984年在外地工作,一直在外地居住,其在某镇有住房两间,委托朋友乙照看。乙于1986年因车祸死亡,甲对此并不知晓。2006年12月18日,甲在该镇居住的另一个朋友告知甲:1987年12月5日,甲在该镇的邻居丙在修理自家院墙时,已将甲的住房拆毁一间。甲非常气愤,准备起诉丙。甲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至()届满。

解析:依《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案中,甲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为1987年12月5日,其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为2006年12月18日,故其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7年12月5日届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为行政机关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
  • 180日

  • 解析:对非诉行政案件,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

  • [多选题]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有关解散公司的讼诉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同时又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人民法院对其提出的清算申请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判决驳回解散公司诉讼请求后,提起该诉讼的股东或者其他股东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解析: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 [多选题]甲为加入A普通合伙企业需要一笔资金,于2008年3月5日向乙借款5万元,双方以书面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2年;借款年利率为6%,2年应付利息由乙预先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扣除;借款期满时甲一次偿还全部借款。丙为甲的保证人,与乙签订保证合同,约定丙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主债本息还清为止。乙依约向甲交付借款。不久,甲加入A合伙企业。借款期满后,乙因经济业务欠A普通合伙企业4万元,因此向A普通合伙企业主张,就甲欠乙的借款与乙欠A普通合伙企业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抵销,但遭A合伙企业拒绝。随后,乙请求甲偿还借款,并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甲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还款,丙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甲、乙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符合法律规定有()。
  • 借款年利率为6%

    借款期限为2年

    借款期满时甲一次偿还全部借款

    双方以书面形式签定合同

  • 解析:合同法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所以选项A错误。

  • [多选题]纳税人甲某2008年度进行两次虚假税务申报,少缴税款共4万元,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期的8%,均受到行政处罚。2009年上半年公司应纳税40万,甲某又通过虚假申报少缴税款2万元。税务机关追缴时,甲某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三次偷税行为被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被重伤的税务人员向甲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被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

    被害人因为对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 解析:本题考核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既可以是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本人,也可以是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近亲属。本题中税务人员是重伤,不能由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选项AB错误。在公诉案件中,侦查机关的立案,是诉讼程序的开端。也就是从立案开始,一直到法院判决前,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以选项C错误。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行政强制法律制度题库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题库 行政处罚法律制度题库 涉税犯罪法律制度题库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综合练习题库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题库 公司法律制度题库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题库 行政复议法律制度题库 民法基本理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