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片段,回答第16题。   案例: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师: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歌词开头两句很相似,但苏轼用的是“风流人物”,而不是“英雄人物”,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它们都可以指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生:我觉得它们意思不同,一个侧重“风流”,一个突出“英勇”。   师:“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究竟有什么异同,我们一会儿再来讨论,先继续往下看。   师:再来看这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如果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意思会有什么变化?   生:“公瑾”是周瑜的字,苏轼是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的。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就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师:“初嫁”强调小乔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可是,我想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她不是“小乔”,已经是“老乔”了。生(齐):啊?   师:苏轼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是不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   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这种理解合情理,但不准确,大家还记得我开头提出的问题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   生:“风流人物”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衬托英雄,说明周瑜是特别浪漫、懂爱情的。   师:对!在苏轼看来,只会打打杀杀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胆,还要有柔肠。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爱情。苏轼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儿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的周瑜的完美形象。“英雄人物”容易让人们只想到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   师:“雄姿英发”描写的是“风流人物”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哪一面呢?注意啊,“羽扇纶巾”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实际是写他风流倜傥、智慧超群。如果说,“公瑾当年”和“小乔初嫁”是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那么后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写的是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这下我们就把“苏轼为什么用‘风流人物”’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他心目中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问题: 16.(1)说明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的教学意图。(10分)   (2)评析该教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10分) 17.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第17—18题。   案例: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   ①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为父母干点儿活视为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机会,于是就把这笔“经济账”算得相当清楚。姑且不说从父母那里要钱有多么缺乏合理性,为父母办事就要钱在根儿上就不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感情而不应该是利益。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么多年付出无数的心血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通过这样的理由去找父母要钱呢?   ②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他把自己一周干的活儿全写下来,列了一个详细的账单,上面写清了干了什么活儿,干了几次,要收几美元,他把账单给了他妈妈,他妈妈看后,照着账单把钱如数给了他。同时也给了小男孩一份账单,上面写得也很清楚,给了你生命,供你吃穿,供你上学……但最后收费那里只写了一个零。小男孩看完后,羞愧地把钱还给了母亲。   ③我们不应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和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当我们斤斤计较的时候,可曾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过多少?如果和父母算经济账,我们是算不清,也算不起的。   ④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喜欢在孩子干点儿活后给一些零钱。不管是出于什么情感,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从小觉得付出和物质回报应该成正比。孩子帮父母办事要钱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并且,父母给的次数越多,孩子也许还会变本加利。比如,父母要孩子买东西,他们会按快递收费。父母要求加快速度,他们还会究结普快和特快的差价问题。常此以往,对下一代乃至整个家庭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要适度,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经济交往关系。如果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的话,那这个人就太悲哀了。   ⑤让我们正确看待帮父母做事这个问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要多去翻“感情账”。问题:  17.从第④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18.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分析。(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事件是( )。
  • 七七事变

  • 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故选择C。A选项,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东沈阳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B选项,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反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D选项,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拉开淞沪会战的序幕。

  • [多选题]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单选题]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
  • 大小恒常

  • 解析: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等。大小恒常性指的是,物体离我们近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于物体离我们远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会因此而改变。题干表现的是典型的大小恒常。故选择A。B选项,形状恒常性指的是,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时,物体在我们眼中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会改变。C选项,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D选项,亮度恒常性指的是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 [单选题]某班上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排名在班级一直处于倒数。班主任怕他们拖班级的后腿,让他们在体育课和音乐课上补语文、数学、英语落下的知识。该老师的做法( )。
  • 不合理,素质教育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

  • 解析:题干中老师不让几个成绩排名倒数的学生参加体育课和音乐课,仅仅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参加,违背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 解析: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故选择B。A、C选项,留声机和电话机是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D选项,计算机的发明是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 [单选题]( )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地的实现。
  • 学前期

  • 解析:学前期或游戏期,年龄为3~6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故选择B。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