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00~120ml/kg体重
题目:重度脱水的失水量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都是()
病毒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的认识,错选率较低,仅少数错答A,个别错答D。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者,病毒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等。经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错答A者未注意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错答D者未考虑肺炎链球菌多引起支气管肺炎,两者并非引起普通上感的常见病原。
[单选题]2岁小儿,轻度脱水,血钠138mmol/L,首日补液宜用()
10%葡萄糖600ml,生理盐水400ml,1.4%碳酸氢钠200ml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该题的错选率较高,达40%。错选项依次为C、A、D、E。本题为考核以下内容:①不同程度失水的首日补液总量;②对失水性质的判断及应补液体的选择;③选项中各溶液的电解质渗透压的判断。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掌握上述内容方能答对。脱水是指液体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按其程度可分轻度、中度、重度。脱水的治疗关键在于补液,补液方案包括补液总量、补液成分和输液速度的掌握。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可能的继续损失及生理需要量3部分,第一日的补液总量为:轻度脱水约90~120ml/kg,题目中说明患者为2岁,按体重公式Wt=年龄×2+8(kg),计算其体重应为12kg,故该患者首日补液总量应为1080~1440ml。据此可排除选项A、C、D、E。另一方面,补液成分的选择是基于对脱水性质的判断。脱水性质是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的丢失比例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发生不同的改变,据此可将脱水分为等渗(血清钠为130~150mmol/L)、低渗(血清钠150mmol/L)3种类型。本题患者血钠138mmol/L,为等渗性脱水,故应选择1/2张含钠液的输液种类。在各选择项中,10%葡萄糖不产生张力,生理盐水及1.4%碳酸氢钠均为等张液,后两者液量总和与10%葡萄糖等量者为1/2张含钠液,据此可排除选项A、D、E。结合补液量的计算,仅有选项B符合题意。错选C者注意了补液渗透压的判断但忽略了补液总量的计算,错选A、D、E者在补液成分及补液总量两方面均判断错误,完全无法符合题意。其中,选项A为1/3张溶液,适合高渗性脱水者,选项D为2/3张溶液,适于低渗性脱水者,选项E为1/7张溶液,不作为脱水的常见补液溶液。综上,本题只有在正确判断脱水性质从而确定补液成分的基础上,结合补液总量的计算,方能避免错选。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早期最可靠的依据是()
血清铁蛋白降低
解析:血清铁蛋白值可较灵敏地反映体内贮铁情况,在缺铁的初期即已降低,其放射免疫法测定值低于12μg/L提示缺铁。
[单选题]下列哪项示结核性脑膜炎进入晚期()
昏迷或惊厥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