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及时记录下自己情绪变差时的想法

题目:大学生小李感到自己各方面表现都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内心很痛苦,时常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小马在了解小李的情况后,计划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帮助小李。下列小马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最能协助小李自我感觉错误认知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如何提升社区认同感的研究。他与社区的年轻人一起走访社区的老年人,了解并记录社区的历史,收集社区的老物件,并举办了一个以"我们的历史"为主题的系列展示。事后,小王与大家一起对这些活动进行了总结反思,对于进一步提升社区认同感形成了更明确的工作计划。小王的这项研究主要采用()方法。
  • 行动研究

  • 解析:行动研究的特点。

  • [单选题]服务对象小王:"我知道自己容易冲动,可是,我向同事提意见,也是出于好意,他们就是不理解。现在,同事都说我太固执,没人愿意和我一起工作,但我觉得我没做错!"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认知重塑治疗技巧的是()。
  • "嗯,那咱们来模拟一下,看看你的想法是否合适。"

  • 解析:认知重塑,通过认知中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列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 [单选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每天添个菜"项目,计划给贫困地区儿童每天的午餐补贴一个肉菜,目前已有5万多名儿童从该项目受益。该项目对当地儿童的长效影响是()。
  • 提升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 解析:题干中项目的长效影响当然是提升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通常要与各种组织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以便协同解决社区问题。关于与组织交往的做法,正确的是()。
  • 在合作过程中尽量了解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 解析:组织间交往的准则:(1)尽早与各组织交往,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奠定基础;(2)交往时要协助各方了解各自可得的利益,树立共享的印象;(3)交往各方可以共同签订合作的期望、目标和守则,以强化和规范合作关系;(4)要注意主动维系组织间的交往关系。

  • [单选题]小组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一起建立起来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小组活动中与组员制定了以下规范:组员之间相互平等,要彼此尊重:对组员要开放:要团结合作;对于组员间的差异要采取非评判的态度等。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制定的以上规范属于()。
  • 文化规范

  • 解析:小组的规范有三类:一是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二是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三是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本题所述属于文化规范。

  • [单选题]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原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 个别化

  •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个别化原则是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对()的伦理责任不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 国家政党组织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题库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题库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题库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题库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题库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题库 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题库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题库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