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成本为110万元,市场售价为90万元。B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260万元下降为23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40万元,估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估计B材料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10年12月31日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正确答案 :B
B、82万元
解析:【答案解析】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30-140-8=82(万元)。
[单选题]下列费用中,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的是()。
正确答案 :D
库存商品发生的仓储费用
解析:『答案解析』选项D,库存商品发生的仓储费说明商品已经入库,此时发生的仓储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多选题]期末存货成本高估,可能会引起()。
正确答案 :ABDE
A、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B、本期所得税增加
D、本期利润高估
E、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低估
解析:【答案解析】期末存货成本的高估,会引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低估,本期利润高估,所得税增加,在利润分配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增加。
[单选题]A公司2×10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如下:(1)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甲材料一批,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50000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2000元(不含增值税)。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同类物资在B公司目前的销售价格为80000元。A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直接对外销售。A公司已收回该材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A公司委托C公司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使用的乙材料成本500000元,加工费50000元(不含增值税),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为5000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假设A、B、C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要求:
正确答案 :
解析:因为收回的加工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中,乙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500000+50000=550000(元)。本题知识点:加工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2008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00台(要求为2008年生产的A产品),每台1.52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1.4万元/台,预计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0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1.52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1.3万元/台,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08年年初甲公司已为该批A产品计提跌价准备100万元。要求:
正确答案 :
解析: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52-0.1)×10000=14200(万元),成本=1.4×10000=14000(万元),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没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4-0.1)×3000=3900(万元),成本=1.4×3000=4200(万元),期末应计提跌价准备300万元,由于期初已经计提跌价准备100万,所以当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300-100=20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2008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00台(要求为2008年生产的A产品),每台1.52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3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1.4万元/台,预计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0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1.52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1.3万元/台,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08年年初甲公司已为该批A产品计提跌价准备100万元。要求:
正确答案 :A
要求:
解析:2月1日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1.52-0.1)×10000-1.4×10000=200(万元),3月份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营业成本的金额=100×1.4-100/3000×300=13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本月购进A原材料100吨,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2)发出本月购进的A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产品。A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非金银首饰),该应税物资在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甲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9万元和增值税1.53万元,另支付运杂费2万元。要求:
正确答案 :
解析:收回该批产品的入账价值=108+9+(108+9)/(1-10%)×10%+2=132(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的有()。
正确答案 :BD
生产成本资料
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解析:选项A,销售合同价格与存货成本无关;选项C,生产成本预算资料属于预算行为,不属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能作为存货成本的确凿证据。
[多选题]下列有关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 :BD
存货的加工成本指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解析:选项A,现金折扣在实际付款时冲减财务费用,而不冲减采购成本;选项C,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