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B
题目: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A项,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是由于钠单质的密度比水小,A项错误;B项,铁与氯气反应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是反应生成的FeCl3产物为红棕色固体小颗粒,并且也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项正确;C项,氯水呈黄绿色,是氯气溶于水中呈现黄绿色,C项错误;D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有白雾,是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呈白雾状,D项错误;故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碘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测得某植物油碘值为ag,以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bg该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解析:设bg该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得,碳碳双键数为;故选A。
[单选题]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物理性质:干冰——能升华、氧化钙——加水放热
解析:A项,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或烧碱,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选项归纳正确。B项,CH3COOH属于酸;NH·H2O属于碱,故选项归纳正确。C项,干冰能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氧化钙加水放热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归纳有错误。D项,碱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食盐不能,故加食醋可以鉴别食盐与碱面;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化纤与纯羊毛面料,选项归纳正确。
[单选题]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
[单选题]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解析:X、Y、Z是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3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Z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结构,则Z为F元素,则X、Y一定至少有一种位于第2周期,X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故X为H元素,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1-9=8,故Y为O元素,A项,X、Y、Z分别是H、O、F,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O>F>H,A项错误;B项,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沸点高于其他同族氢化物的沸点,B项正确;C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过氧化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项错误:D项,CaO2其阴离子为O22-,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D项错误。故选B。
[单选题]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取nmol使之充分燃烧,耗氧量为定值的是()。
C2H4、C2H6O
解析:C项中的C2H6O可以看成C2H4H2O,每1mol的耗氧量与C2H4相同,故nmolC2H4与C2H6O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耗氧量均为定值。其他选项中,混合物燃烧的耗氧量均与混合物中各物质所占的比例有关。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