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正确答案 :D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力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特征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传播途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应复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②选答E,"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是流行病学的特点,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应全面复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要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力",应综合而不要孤立地加以考虑。
[单选题]不属于艾滋病临床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 :E
肝缩小、脾肿大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艾滋病临床表现的掌握。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为:①选答"B","慢性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应复习艾滋病的临床表现;②选答"D","体重下降"是艾滋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应复习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内容。要点肝缩小、脾肿大不属于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病人通常表现为肝脾肿大。
[单选题]囊尾蚴主要寄生部位是()。
正确答案 :A
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囊尾蚴病的病原学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选答"B",说明对囊尾蚴病不熟悉。六钩蚴穿破小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散布全身,经9~10d发育为囊尾蚴,但主要寄生部位是在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要点囊尾蚴虫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
[单选题]女,46岁,发现HBsAg阳性10年,ALT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206U/L,TBIL462μmol/L,PT38秒(对照13秒),该患者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 :A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解析:患者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急性的重度肝炎的症状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单选题]甲类传染病()。
正确答案 :B
霍乱
解析:这是4道记忆、理解、判断题。重点考学生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第1题选答"A","艾滋病"为乙类传染病,应复习甲类传染病的种类;②第2题选答"D","血吸虫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应复习丙类传染病的分类;③第3题选答"E","流行性感冒"是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的丙类传染病,而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丙类传染病为血吸虫病、丝虫病、棘球蚴病,应复习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传染病种类;④第4题选答"D","血吸虫病"属于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丙类传染病,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丙类传染病有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复习有关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的种类。要点通过复习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确判断。
[单选题]杀灭各种疟原虫速发型子孢子,对RBC内未成熟裂殖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乙胺嘧啶
[单选题]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8x109/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12/L,血小板为183×10()/L。
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男,13岁,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尿少色黄、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