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小板数目增多
题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作用是()
解析:糖皮质激素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典型的苯丙酮尿症是因肝脏缺乏()
苯丙氨酸羟化酶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其中1/3供合成蛋白,2/3则通过肝细胞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酪氨酸。苯丙酮尿症即是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
[单选题]患者,男性,反复出现脓血便2年,抗生素治疗无效,结肠镜示: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诊断考虑为()
溃疡性结肠炎
解析:结肠镜检查是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肠黏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并准确了解病变范围。本病病变呈连续性分布,绝大部分从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内镜下所见特征性病变有:①黏膜上有多发性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②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可附有脓血性分泌物;③假息肉(炎性息肉)形成。结肠镜下黏膜活检组织学见炎症性反应,可有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检查为弥漫性混合性细胞淋巴瘤,右腹股沟淋巴结1cm×2cm,无压痛,脾肋下3cm,骨髓淋巴瘤0.12cm。诊断考虑属于()
ⅣB
解析:淋巴瘤临床分期如下:I期:病变仅限于1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外单一器官(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2个或更多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Ⅲ期:膈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以同时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ⅢE);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C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单选题]肺源性心脏病心脏最常见的改变是()
右心室肥大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经蝶窦行垂体泌乳素瘤手术3个月,放疗后1个月,血泌乳素143μg/L。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最适合()
溴隐亭治疗
解析:催乳素瘤首先考虑溴隐亭,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但停药后可以再现高催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故需长期服用。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既往有慢性肝炎病史,劳累后突然呕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查体:面色苍白,巩膜轻度黄染,四肢湿冷。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输血
[单选题]甲亢术后可预防甲状腺危象的措施是()
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
解析: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发现危象的发生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没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所以为预防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最关键的措施是做好术前准备,严格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
[单选题]根据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气质类型的是()
神经质
解析: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分类法,即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