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数量
题目: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致病因素作用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但伤寒杆菌至少需10万个菌体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应复习伤寒杆菌的致病因素;②选答B,"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具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菌株毒力较大,代表在同样的感染量下,发病率较高,但伤寒杆菌引起感染必须有一定数量。要点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特异性IgM抗体
解析:以上五条均为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但只有血清学诊断才能确诊,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鼠类不只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还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的传染源,因此鼠类接触史不能确诊流行性出血热;②选答"B",多数感染性疾病都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因此选"B",也是有缺陷的;③选答"C",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征"是头痛、腰痛、眼眶痛,其中头痛是由于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与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周围组织水肿所致,"酒醉貌"是皮肤毛细血管损害的表现,这分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些表现均非流行性出血热所特有,因此"三痛征"和"酒醉貌"也不是确诊的依据;④选答"E",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可以升高,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此此项不能作为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要点通过复习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掌握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可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单选题]下列肝炎,其病毒属病毒DNA的是()
乙型
[单选题]男,29岁,农民,突起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病程第四日就诊时热已退,血压偏低,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前1日24小时尿量300ml,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肾综合征出血热
解析:患者有发热、三痛,热退后出现低血压,出血点,是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多选题]下列情况属于SIRS的有()
Sepsis
急性胰腺炎
严重创伤
严重灼伤
严重缺氧
[多选题]下列情况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要严格控制()
病毒性疾病和发热不明者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须严格控制
抗微生物药物的预防性使用须严加控制
无指征的抗微生物药物联合使用
[多选题]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性()
对肠球菌耐药,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较差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杆菌作用强大
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肾毒性较小,头孢曲松半衰期长,头孢哌酮在胆汁中浓度高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多选题]引起痢疾样病变的病原体有()
志贺菌
空肠弯曲菌
侵袭性大肠杆菌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广东省广州市郊区农民。近2周参加防洪工程劳动,8天前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四肢肌肉疼痛。曾服感冒药,疗效不明显。2天前发热消退,头痛加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每天2~3次。并且出现尿少、尿黄如浓茶样。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全身皮肤和巩膜中度黄染,结膜充血,肝于肋下1cm、脾于侧位肋下触及。挤压腓肠肌病人表情痛苦,颈硬2指,克氏征(+)。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2.1×109/L,红细胞为4.6×1012/L.血小板为191.1×109/L,血清胆红素308μmol/L.血沉30mm/h,BUN15mmoVL,Cr268μmo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