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体重B.上下部量C.身长D.前囟E.头围
题目:衡量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营养水平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掌握。该题错选率不甚高,常见错误在于选C身长,其次为E,个别选择D。答对这道题除了解营养与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关系外,还应了解各指标在判断生长发育中意义。儿童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成年体格,而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能较敏感反映儿童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在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众多的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指标中,体重特别重要,因为在营养紊乱时往往首先影响小儿体重的增长速度。例如,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时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体重不增,随之体重下降,久之身高(长)也低于正常。因此,早期评价营养水平以体重最为重要。反之,营养正常的矮小者其体重对其身高而言是相应匀称的。错选C身长者未充分认识到身长的改变要迟于体重的规律。至于前囟和头围的大小则主要反映脑和骨骼的发育,而与营养水平无直接关系;同样,上下部量是反映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指标,用于判断异常生长的类型,作病因诊断参考,如在未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骨软骨疾病(软骨发育不良)以及下肢病变为主的疾病(如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等才出现异常,而与营养水平无关,因此学生容易排除此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几种溶液中哪种溶液不是等张的()
10%葡萄糖液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的性质、张力的掌握情况。选错的顺序依次为E、B、A、C。本题要注意选择的是"不是"的选项,因此,宜采用逐项分析、排除的方法。液体疗法常用溶液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含Na+、K+、Cl-、HCO3-、乳酸根等电解质,含有一定的张力,用于补充液体容量,纠正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失衡。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和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溶液,后者为高渗溶液。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逐渐氧化成水和CO2,故二者均为无张力溶液,仅适用于补充水分和部分热量,不能起到维持渗透压的作用。可见如不用排除法,已可以一眼看出D项不是等张液。但我们可继之逐项看其张力,选项A:2:1液为2份生理盐水,1份1.87%乳酸钠的混合,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含Na+、Cl-各154mmol/l.渗透压为308mmol/L,属等张液;1.87%乳酸钠溶液含Na+、乳酸根离子各167mmol/L也是等张液,2种等张液体混合后最终仍然是等张溶液。选项B:1.4%碳酸氢钠溶液含Na+、HCO3-各167mmol/L,也属于等张溶液。选项C:0.9%氯化钠含Na+、Cl-各154mmol/L,属等张溶液。选项D:10%葡萄糖液,如前所述为高渗无张溶液。选项E:l/6mol/L乳酸钠即是1.87%乳酸钠溶液。可见除D外,各选项都是等张液。错选的原因主要是对常用的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性质掌握不够,如错选E是未掌握l/6mol/L乳酸钠溶液是等张液。而最主要的是对等渗、等张二者的异同点掌握,尤其对葡萄糖液是无张液这一概念不清楚,如明确这一点,肯定一下就会毫不迟疑地选择D。
[单选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选用下列哪项最恰当()
硫酸亚铁+维生素C+高蛋白饮食
解析:首先,题目要求是"最恰当"。对缺铁性贫血主要的治疗是补铁;叶酸、维生素B12虽是造血所需,但除非缺铁性贫血同时合并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混合性营养性贫血),否则无需额外补叶酸或维生素B12。故A、B、C不能切中"最恰当"的题意,即可予除外。一般情况下,治疗缺铁性贫血只需口服铁剂,而不主张铁剂注射,D也可除外。可见只余下E可选择,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铁,为增强补铁效果,维生素C是还原剂,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铁在肠道的吸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常伴热量一蛋白质营养不良,因此,补充蛋白质为必需。即使无营养不良,骨髓制造新生红细胞,蛋白质也是重要物质基础,这些都支持了E是最恰当的选择。
[单选题]1岁男孩。一天来腹泻10余次,为黄稀水便。查体:精神稍萎靡,皮肤弹性佳。医生推荐使用WHO规定的口服补液盐,其张力为()
2/3张
解析:口服补液盐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总渗透压为310mmol/L。
[单选题]男婴,11个月。体重10kg,头围45cm,方颅,前囟1.5cm,平坦,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1~2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38.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1.75mmol/L(7mg/dl),血磷45mmol/L(4.5mg/dl)。最可能的惊厥原因是()
低钙惊厥
解析:患儿有佝偻病体征,并且血钙明显降低,故应考虑为低钙惊厥,低钙惊厥常发生于婴儿期,而且和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故临床又称之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众所周知:婴儿期这一特殊的年龄段,由于维生素D摄入减少、内源性合成不足,以及生长速度过快所致的需要量增加等因素,低钙惊厥好发于冬末初春,是因为随着季节的转换,婴儿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增加,从而使内源性合成的维生素D的含量显著增加,导致了骨骼钙化加速而诱发了低钙惊厥,10个月在高热惊厥发生年龄段,但发作前均有发热,发作多在发热初期体温上升时。体温多大于39℃。
[单选题]男,2岁。因间断性抽搐就诊,不会走路和说话。皮肤色泽浅,可见湿疹,头发较黄。双肺听诊无异常。确诊该病的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