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 正确答案 :D
  • 育人为本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故选择D。

  • [单选题]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倡问难与距师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的教育家是( )。
  • 正确答案 :C
  • 王充

  • 解析:王充《论衡》中出"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论学习时,提出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A项,墨翟,即墨子。重要教育观点: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同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B项,孟轲,即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强调行仁政。重要教育观点:性善论一一身心发展的内发论;"孟母三迁"一一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君子、圣贤、大丈夫"一一教育目的:盈科而进一一强调教育教学要循序渐进。D项,韩愈,著有《师说》、《原性》。主要教育思想:人性观一一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与生俱来。学习观一一勤学、不学、积极思考。教师观一一"学者必有师",否定"生而知之",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学无常师;不耻相师一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单选题]教育既有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
  • 正确答案 :B
  •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解析: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中反映的观点是教育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单选题]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B
  • 自然实验法

  • 解析: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故选择B。A项,观察法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C项,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专门仪器设备进行教育心理实验的方法。D项,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 [单选题]在练习过程中,共同的表现是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这个时期被称为( )。
  • 正确答案 :B
  • 高原期

  • 解析:练习曲线的特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为了促进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必要的,过度学习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仍继续学习的一种现象,适当过度学习达到150%时,效果最佳。故选择B

  • [单选题]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 )。
  • 正确答案 :B
  • 相关类属学习

  •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 [多选题]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 正确答案 :
  • 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单选题](2012年真题)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地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 解析: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又称长善救失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故选择A。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