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李清照《夏日绝句》
题目:教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七言律诗,下列不合适的是()。
解析: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C选项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一首五言绝句。故选择C项,其他都是七言律诗。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教师讲解《陋室铭》中“何陋之有?”时,准备举其他相同句式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下列句子不合适的是()。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解析:A、B、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与例句句式相同,D项为定语后置句,故选择D选项。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春秋》时,提及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并让学生举例同是编年体的其他史书,以下回答符合要求的是()。
《左传》
解析:《左传》是编年体,《论语》是语录体,《史记》是纪传体,《战国策》是国别体。故选择A项。
[单选题]教师在教授岑参的《渡荆门送别》后,让学生收集几首五言绝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七言绝句。
[单选题]教学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民俗题材的文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下列不适合的是()。
史铁生《我与地坛》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及主题、A项通过鸭蛋折射出我国端午节的民俗文化;B项通过吆喝体现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叫卖文化:C项通过些民间俗人的手艺体现民间的捏泥人等文化:D项写的是作者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思索,故选D项。
[单选题]教师在讲解朗读技巧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普通话里的叠韵词,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但其中有一项是不符合要求的,请指出()。
踌躇
解析:A项,“汹涌”为叠韵词;B项,“踌躇”为双声词;C项,“彷徨”为叠韵词;D项,“窈窕”为叠韵词。
[单选题]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中关于说明方法的相关知识,以下教师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解析: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引用、摹状貌、画图表、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等。A项,打比方。B项,下定义。D项,引用。
[单选题]阅读下面综合性学习《我是谁》的教学设计,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活动目标:[A]:(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内容。活动流程:(1)[B]播放《我是谁》片段,失去记忆的“成龙”不知道自己是谁,痛苦地在大山里呼喊。人活羞,不知道自己是谁是很痛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你清楚自己是谁吗?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吗?(2)分小组进行讨论,自我介绍,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自我介绍。(3)[C]宣布评分规则:表述过程中要流畅、清晰,不能出现断续、停顿过长等情况。表述要富有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可选用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4)[D]裁判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挑出最佳的那位。下面对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综合性学习重在参与,不存在最佳之说,所以最后打分环节比较多余
解析: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通过打分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而且打分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所以这一环节不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