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某教师在完成《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布置了下列作业题。
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画卷。为走进各民族的独特文化,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开展探究活动。
【方案设计】为确保作业顺利完成,请设计本次调查活动方案。
【社会调查】请开展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问题探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一些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的问题,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问题:运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分析这道作业题的优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是( )。
情感陶冶法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故选择B。A选项,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C选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多选题]根据心理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只要不断地练习,成绩就会成直线式稳定上升
考试中想考好就能考好,这是因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在睡觉前背诵英语单词效果更好,是由于没有受到影响
学骑自行车,只要单纯地反复操作和机械重复即可,投有技巧可言
解析:选项A中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练习的频率,还取决于学生自身、教师以及其他社会因素。选项B中动机和效果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一致,在任务难度较大时,低水平动机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选项C中错误在于不是没有受到影响,而是由于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选项D错误,学会骑自行车需要操作技能的掌握。故本题选A,B,C,D。
[单选题]( )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
凯洛夫
解析: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家,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选择A。B项,《普通教育学》作者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C项,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品《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一一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目的上强调个人本位。D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考点: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
[单选题]晚自习,刘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知哪位同学将一张"老虎"贴纸粘在刘老师背上,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经调查,这个恶作剧是李钰搞的。此后,刘老师对李钰不闻不问,刘老师的行为( )。
不正确,这是对李钰的不当惩罚
解析: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慎用惩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掌握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技巧,杜绝因为个人情绪变化而迁怒于学生的现象。本题中,教师因为李钰的一些不当行为就放弃了对李钰的教育,这种做法不仅无法使他及时认识到错误,还可能对李钰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一种对李钰的不当惩罚。对于李钰的恶作剧,刘老师应该予以包容并主动与李钰进行沟通,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故本题选D。考点点拨:素质教育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个方面展开。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单选题]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教学方式可被用于教学方法,本身可独立完成教学
解析: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单选题]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
永恒性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题干表明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单选题]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打篮球。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打篮球的是( )。
乙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三句话可知,甲和丙说的话是矛盾的,那么甲和丙之间必有一个人说的是真的,根据题干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可以推出乙说的话必为假,则乙会打篮球,再根据"只有一个会打篮球",故选择B项。
[单选题]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称为( )。
效度
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故选择B。A选项,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程度。C选项,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D选项,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