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是( )。
正确答案 :A
《岳阳楼记》
解析:《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故选择A项。《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均是陶渊明的作品。
[单选题]《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正确答案 :C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解析:《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描绘的北宋卞京繁荣的商品经济活动,丰富的展现城市居民各种多彩的社会生活。故选择C。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历史研究法的步骤的是( )。
正确答案 :B
资料的整理
解析:历史研究法的三个步骤: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分析。故选择B。
[单选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正确答案 :C
实质教育论
解析: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A项,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干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B项,活动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单选题]记忆过程包括( )。
正确答案 :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解析: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过程。
[单选题]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正确答案 :B
思维定势
解析: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单选题]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故选择C。
[单选题]某中学规定,凡主动参加所在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
先中予以优先考虑。该学校的做法( )。
正确答案 :D
不合法,违反了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点点拨:本题的迷惑项为C项,学校的做法确实有失公允,但要明确职称晋升与评优评先不属于教师的待遇问题,而是教师的考核问题。学校的做法属于没有按法律规定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
[单选题]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后再进教室听课。李某的做法( )。
正确答案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再进入教室,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分析句中数量词的"对比"的表达效果,请学生再补充一例加深体会。下列合适的是( )。
正确答案 :B
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析:B项,用"一片"形容孤城,用"万仞"形容山,"一"和"万"对比,更显出城之小、城之孤。A、C、D三项中的数量词均不含有"对比"的表达效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