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

使用假币罪 盗窃罪

题目:甲发现某银行的ATM机能够存入编号以“HD”开头的假币,于是窃取了三张借记卡,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的方法,共从ATM机内获取6000元人民币。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解析:甲明知“HD”开头的假币而故意将其存人ATM机的行为并计再用信用卡取钱,从而使假币有进人流通的可能性,该行为属于以假币换取真币的欺诈行为,应构成使用假币罪,因为“使用”是指假币作为真货币而使用。其后,甲又从ATM机中取出真币6000元,题中明确表明是“窃取了三张借记卡”,即甲是盗窃信用卡而使用的行为,符合《刑法》第196条第2款的规定,构成盗窃罪,而非信用卡诈骗罪,故A.C项正确。另注意D选项的“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属于《刑法》第171条第2款的罪名,其构成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

  • 解析: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排斥态度,过于自信的认为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 [多选题]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女,21岁,章某外甥女),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和一部手机等条件,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章某与李某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

    章李二人构成绑架罪既遂

  • 解析:章某与李某属于共犯,其中章某是该绑架罪的主犯,李某属于绑架罪的从犯。章某与李某的绑架罪均属于既遂。李某虽然后来拒绝了章某的要求,但一方面,由于绑架罪是行为犯,一旦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实施了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并将被害人实际控制起来,就构成既遂,是否实现了勒索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既遂;另一方面,作为共犯中的帮助犯,李某的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并没有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 [单选题]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
  • 单位行贿罪

  • 解析:本题的关键问题有两个:第一,何经理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第二,何经理行贿的对象是自然人还是单位?首先,何经理为销售本司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给某市立医院领导送回扣的行为,属于单位犯罪;其次,行贿对象是某市立医院的正、副院长,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故此受贿方成立受贿罪,行贿方成立单位行贿罪。

  • [单选题]假设甲等5人以抓卖淫嫖娼为名强行从一私人小旅馆抓了4名旅客,然后将四人押到一废弃的小庙内。随后甲等5人对四人进行殴打,逼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嫖客。四人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嫖客,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四人与家属联系交纳赎金,才能将他们放走。旅客乙与家人联系,由家人帮忙凑好5000元赎金,马上送来。当甲某等人收取乙的朋友送来的赎金,欲将乙放走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甲某等人()
  • 构成绑架罪

  • 解析:控制被害人的人身。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甲某等人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绑架罪。

  • [单选题]某甲自1997年6月到1997年12月连续盗窃东河村、西河村村民财物共计2万元,对于某甲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1997年刑法

  • 解析:《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边疆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具体适用刑法问题的批复》(1998)规定,对于开始于1997年9月30日以前,连续到1997年10月1日以后的连续犯罪,或者在1997年10月1日前后分别实施同种类数罪,其中罪名、构成要件、情节以及法定刑均没有变化的。应当适用修订刑法,一并进行追诉;罪名、构成要件、情节以及法定刑已经变化的,也应当适用修订刑法,一并进行追诉,但是修订刑法比原刑法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和情节较为严格,或者法定刑较重的,在提起公诉时应当提出酌情从轻处理意见。根据这一司法解释,A项正确。

  • [单选题]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抓住被害人,并用枪对准其太阳穴,随时准备开枪。正在此时,两名警察在500米以外出现,对李某高呼“放下武器”。李某害怕被抓获受到法律的惩罚,丢枪逃走,其行为是()
  • 犯罪中止


  • [单选题]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 解析:张某出于杀害李某的目的实施了杀人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认识错误而使杀人行为没有得逞,应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选项B不正确。张某的行为并非不能预见原因所致,选项B不正确。C选项的主观条件与题目不符,不正确。由题目可知,张某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李某的现实危险,因此,选项D不正确。

  • [单选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对因定罪证据不足所形成的疑案,按()处理。
  • 无罪


  • 推荐下载科目: 国家赔偿概述题库 死刑复核程序题库 侵犯财产罪题库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题库 管辖题库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题库 渎职罪题库 刑罚裁量题库 行政诉讼程序题库 第一审程序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