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基底压应力p与基底附加应力p0大小存在的关系为: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
- 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没有影响#
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 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净反力
附加应力矩形
梯形#
三角形
抛物线形根据基底压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当偏心距el/6时,最小压应力小于0,基
- 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91kPa
81kPa#
72kPa
41kPa
- 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l/6时,最小压应力小于0,基底压应力将重新分布。
- 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3b#
4b
5b
6b基础底面#
天然地面
室内设计地面
室外设计地面地基中附加应力σZ=KCp0
- 下列不属于消渴病特征的是()。多饮
多食
多尿
多汗#
形瘦
- 已知两矩形基础,长为4m,另一宽为4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N=1000kN/m,偏心距e=0.7m,基底压应力将重分布,为简化计算,条形基础底边的长度取1m,pmax=2N/3(0.5b-e)。
- 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折线减小
折线增大#
斜线减小
斜线增大均质土中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成层土中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土层分界面由于重度不同而发
- 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净反力
附加应力
- 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1.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3m,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229.7kPa
230kPa
233kPa#
236kPa
- 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3b#
4b
5b
6b
- 饱和重度γsat=20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m,地表下深度为4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6岁女孩,用泼尼松10mg,水肿减轻,式中:γi、hi分别代表第i层土的重度、厚度,应采用有效重度计算,有效重度γ‘=γsat-γw,γw为水的重度,取γw
- 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3b#
4b
5b
6b
- 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基础底面
天然地面#
室内设计地面
室外设计地面自重应力是指由原土层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土中应力,起算点位置为天然地面。
- 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湿重度
饱和重度
浮重度#
天然重度
- 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圆形均布荷载
矩形均布荷载
条形均布荷载
无穷均布荷载#
- 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绒毛膜癌肺转移患者病灶破裂大出血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
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
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 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下列不属于消渴病特征的是()。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小尺寸基础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