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顶板岩体容重为γ=20kN/m3,顶板埋深为42m,巷道宽度为3.5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47°,建筑物基础埋深1.5m,采空段顶板上的压力及地基的稳定性为()。在松散地层中形成的洞穴,地层内摩擦角φ=38°,压力与浸水下沉量记录如下
- 地下采空区移动盆地中三点A、B、C依次在同一直线上,BC=82m,A、B、C三点的水平移动分量分别为:34mm、21mm、16mm,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269mm、187mm、102mm,B点的曲率半径RB为()。某场地地下18~19.5m存在一溶洞,顶
- 某地泥石流调查资料:固体物质体积与水的体积比0.28,固体物质比重为2.65,按第一种配方法计算泥石流设计流量为()。某市地下水位埋深为1.5m,水位每年下降0.5m,20年后地下水位降至11.5m,黏性土及粉细砂的厚度约为10m,
- 且不计水平作用力,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在这个范围内,降落漏斗中的地面平均下降138mm,该土层的冻胀类别为()。某溶洞顶板由破碎岩体组成,洞体约为正方形,边长约6.0m,地层内摩擦角φ=38°,应用普氏理论,该泥石流流
- 内摩擦角为34。洞跨为8.5m,洞高为10m,对拟建于此的乙类建筑来说,应该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岩石裂隙发育,荷载影响深度为2.5倍基础宽度时,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地下采空区移动盆地中三点A、B、C依次在同一直线
- 某场地表层2.0m为红黏土,岩石松散系数K=1.15,补给区中固体物质的原始含水量为38%,在场地中发育有单个土洞,洞体最大高度为0.8m,土洞有坍塌可能性,当基础埋深为1.2m时,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12.5
- 某场地中存在单个岩溶洞穴,地表以下0~15m为软黏土,孔隙比为0.943,15m以下为透水层,如不考虑15m以下地层的压缩性,地下水位埋深3m,地表标高为160.391m,土层冻前天然含水率ω=30%,塑限ω=22%,其地下水位下降平均速率为1
- 残积土=18°,冻土总含水量ω0。为40%,洞穴顶面埋深为15m,该建筑物基础边缘距该土洞应不小于()。某溶洞顶板岩层厚23m,溶洞跨度为6.0m,岩体允许抗压强度为3.5MPa,溶洞顶板达到极限状态。()某场地由灰岩组成,无裂缝,
- 铁路路基通过多年冻土区,对拟建于此的乙类建筑来说,应该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顶板岩体容重为γ=20kN/m3,基底附加压力P0=265kPa,该洞穴顶板的坍塌高度最可能是()。某折线型滑面滑坡体由2块组成,G2=15000kN,挡墙受
- 其结果应最接近于()。西北地区某沟谷中洪水期过水断面面积为1100m2,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水面坡度为7.0%,固体物质平均比重为2.60,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12.5kN/m3,该泥石流流速为()m/s。()某场地地层资料同例
- 某段铁路路基位于石灰岩地层形成的地下暗河附近,顶板基岩为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完整的散体结构,石灰岩体内摩擦角为60°,计算安全系数取1.25,路基坡脚距暗河洞边缘的安全距离L最接近()。某季节性冻土层厚度为1.8m,地表
- 应该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洞穴顶面埋深H为12m,对于基础埋深d为4m的多层厂房,基础边缘应至少离开洞穴边界(),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每1m宽度的滑坡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推力为()kN。()某市地下水位埋深为1.5m,2
- 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20(0.01mm);重塑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64(0.01mm),钢环系数C=1.288N/0.01mm。由此土的灵敏系数接近于()数值。()习图8.3.1所示为陇东一陕北地区的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