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钢轨温度采用最高轨温等于当地最高气温加(),最低轨温等于最低气温。旅客高站台高度为()。拨小方向时,指挥者距拨道人员一般为()。A、5℃
B、10℃
C、15℃
D、20℃#200mm
300mm
350mm
1250mm#A、20~30m
B、30~40m
- 钢轨两端接头处由钢轨夹板通过螺栓拧紧,产生阻止钢轨纵向位移的阻力,称()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必须与轨道中心垂直,间距偏差及歪斜在其他站线上不超过()。远期为
- 无缝线路长轨节两端,温度力是变化的,在克服道床纵向阻力阶段,钢轨有少量的伸缩,称为()。提速道岔钢轨下设置()厚橡胶垫板。50kg/m钢轨,轨端1孔至2孔中心距为()mm。A、缓冲区
B、伸缩区#
C、固定区
D、过渡区A.5
- 无缝线路温度力峰现象是由道床阻力()决定的,其量值及位置均取决于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梯度的大小。普通单开道岔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线路速度160km/h接头螺栓扭矩:60Kg/m及以上25m钢轨,在最高、最低轨
- 无缝线路丧失稳定情况大多是由于(),降低了道床横向阻力而发生。无缝线路地段,备用轨枕数规定是()。从钢轨外侧算起,通行铰接汽车道口两侧道路的平台长度为()。道口护桩设在公路的两侧,如需要埋设时,第一根护桩
- 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后,道床纵向阻力值会()。高锰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时应及时更换。无缝道岔设()位移观测桩。在堑顶与弃土堆之间留出
- 无缝线路长轨节中部承受大小相等的温度力,已知标准股轨面下沉量为9mm,暗坑量为4mm,对面股暗坑量为3mm,低为负),钢轨低头(用1m直尺测量最低处矢度)超过()mm时为重伤钢轨。更换钢轨、道岔及其连接零部件时,可根据
- 保证线路稳定的主要因素。在5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一孔至第二孔中心距为()。某道岔号为12,测定股道间距3处为4900、5100及5300mm,则附带曲线平均拨道间距为()。一般情况下道口铺面应与钢轨顶面同水平,
- 由于线路维修作业会扰动道床,致使道床()降低,只有采取限制作业轨温的方法来保证无缝线路的正常工作状态。我国铁路规定道床厚度为()。道口的等级与标准,由()规定。单开道岔检查时水平时,首先应确定道岔直、曲标
- 设置道岔导曲线和检查导曲线圆顺时,是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方向,b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进行线路起道作业时,看道者应俯身在标准股上,不能调边使用的钢轨C.每根钢轨截去
- 道岔导曲线支距是指道岔()之间的距离。75kg/m钢轨使用夹板全长()mm。沿线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除立即连续发出()和以停车手信号防护外,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和工务工区。线路速度160km/h,采用
- 自动放散式无缝线路,允许长轨条()。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规定值,并应保持均匀。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规定值()以上。普通单开道岔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mm。A、自由伸缩#
B、限制伸缩
C、充分固定
D
- 普通单开道岔线路上,破坏道床坚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单线有人看守的道口应配备的响墩数量为(),缺损时应及时补充、修理或更换。测得某处正线50kg/m钢轨9号道岔导曲线钢轨垂直磨耗为7mm,侧面磨耗为1
- 当道岔后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时,道岔曲股岔尾后的曲线称为道岔连接曲线。铺设50kg/m钢轨直线地段,在标准轨距时两股钢轨中心线间的距离为()。道镐作业打镐数量视起道量而定,木枕起道量在
- 理论上讲无缝线路的轨条长度可以()。在6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轨端距第一孔中心距为()。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
- 提速道岔轨距块设计安装:钢轨工作边一侧为11号,非工作边一侧为13号;辙叉一侧为()号,另一侧为11号。无缝线路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应采取()进行整治。A、13#
B、11
C、9
D、15A、加强拨道
B、加强改道
C
- 提速道岔长心轨尖端热加工锻出一段转换凸缘,直接与外锁闭装置接头铁拉板连接,实现可动心轨的()。曲线半径为65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为()。现场胶接前,应用毛刷清除钢轨打磨面的铁质灰粒,检查胶接
- 做好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是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之一。50kg/m钢轨9号普通单开道岔全长为()。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200m时,起高线路单股不得超过()mm。
- 提速道岔岔枕一律按垂直于直股钢轨布置,岔枕间距为()。液压直轨器使用的是()机油。线路速度vmax≤120km/h时,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距钢轨头部外侧一般应不小于()m。《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道岔尖轨、可动
- 提速道岔扣件采用()弹条分开式可调扣件。()不属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远期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年。桥梁种类按建筑材料分的是()。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经常保养(速
- 无缝线路钢轨()与钢轨长度、截面面积无关。一级再用轨使用于次要正线时,同一类型同等长度的再用轨应连续使用不短于()。存选择正线轨道类型时,应根据()确定。混凝土枕弹条Ⅱ型扣件调轨距量为()。关于线路改道
- 单开道岔在转辙器部分和连接部分的木岔枕,应()直股方向。在混凝土宽枕线路线路进行垫砂起道作业,已知标准股轨面下沉量为9mm,对面股暗坑量为3mm,两股钢轨水平差为+2mm(标准股水平高为正,对面股垫砂量为()。线路
- 单开道岔辙叉部分的木岔枕,应()直线方向。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混凝土宽枕线路的道床,由面砟带和底层组成,均应用()道砟。A、垂直于
B、平行于
C、倾斜于
D、扇面布置于#减少曲线外股
- 无缝线路钢轨()与钢轨截面积、轨温变化幅度及钢轨长度有关。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不是路堑组成部分。A、温度应力
B、温度力#
C、道床阻力
D、扣件阻力A.18mmB.6mmC.5mmD.15mmA.路基面侧沟B.路堑边坡C.天
- 道岔连接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但也不宜大于导曲线半径的()。无缝线路在锁定轨温以上时,钢轨内部产生()。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60kg/m钢轨头部侧面磨耗量超过()mm时为重伤钢
- 普通线路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距辙叉前端为4m。()不属于线路标志。在电气化铁路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其钢丝绳(包括晃动量)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m,并有接地线。分组打道钉时,长度允许偏差
- 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时,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75kg/m钢轨,钢轨高度为()mm。对于复线单向运行线路的非制动地段(钢轨为25m/根)应顺向/逆向安装防爬器
- 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时,应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mm。钢轨端面的钭度(水平、垂直方向):不应大于()
- 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圆曲线上各点正矢的最大最小值差不大于()。使用液压直轨器时,活塞行程不宜大于(),在路堤坡脚和取土坑(或排水沟)之间留出一道天然地面,称为护道。护道宽度不少于(),并向外做成2~4
-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提速道岔限位器中π形铁和T形铁之间的间隙为前后各为()。直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为()mm。曲尖轨在第一拉杆
- 液压起拨道器是起道、拨道两用的工具,适用于()钢轨线路的养护维修之用。《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规定,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汉字输入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来输入汉字的。
- 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50mm以后垂直裂纹一条裂纹长度超过()为重伤。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及以上,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40mmB.50mmC.60mmD.80mm
- 从辙叉咽喉到心轨的实际尖端的这段距离叫做()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其他线上超过()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道口的等级与标准,由()规定。客运专线铁路线间距,200km/h<v≤250km/h区间正线线间最
- 75型道岔尖轨由尖轨尖端至整断面的长度范围内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可根据需要设置6mm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顺坡。75kg/m钢轨使用夹板全长()mm。尖轨的最小动程,直尖轨规定
- 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可根据需要设置()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提速道岔弹片及其销钉、挡板损坏或弹片与滑
- 最高、最低轨温差≤85℃时,60kg/m钢轨普通线路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0~50mm垂直裂纹一条裂纹长度超过()为重伤。A.500N•mB.600N•mC.700N•mD.800N•mA.40mmB.5mmC.60mmD.80mm
- 普通线路道岔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长轨条的爬行量,并做好记录
- 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将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加大为()。垫板作业实际垫高量等于()。ND-4.5型内燃捣固镐,捣固时,将道碴捣入轨枕下约(
- 尖轨动程规定在()测量。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某段无缝线路全长为1000m,原锁定轨温为19℃,设计要求为29℃,则其放
- 辙叉号数N等于辙叉角的()值。《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轨枕位置轨枕方正、均匀,其误差不超过()mm。支距尺由工务段(大修段)负责检定,支距尺检定周期为()。A、正弦
B、余弦
C、余切#
D、正切A、3
B、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