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预应力孔道压浆应在预应力完成()压浆,出浆口必须待出浓浆后方能关闭,进浆口阀门必须待压力上升至()后,持荷()保压时间且无漏水及漏浆时关闭。3d内;0.6~0.7MPa;2min
- 施加预应力前,应该作(),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孔道摩阻试验及锚圈摩阻试验;施工控制应力
- 预应力管道任何方向的允许偏差:距离跨中4m范围内(),其余部位()。不得大于6mm;不得大于8mm
- T梁()作一组混凝土弹模试件,28d标准养护;箱梁每孔应作两组,一组(),另一组28d标准养护。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发放的贷款。每15孔;随梁同条件养护信誉#
信用
性质
人格
- 钢筋接头应避免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之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起接头的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在受拉构件的受拉区(),轴心受拉
- 预应力锚具在使用前,进行()及()的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的锚具方可投入使用。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工艺性能
- 桥头路基及锥体填土,必须待桥台混凝土或砌体达到()后方可进行。设计强度
-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使用与混凝土()的垫块,混凝土所选的骨料应进行()。同等强度;碱活性试验
- 水下混凝土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碴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柱桩(),摩擦桩不(),浇筑面宜高出()。连续浇筑;不大于10cm;大于30cm;桩顶设计高程1.0m
- 挖孔桩挖孔过程中,必须采取孔壁支护,且应该经常检查桩身()和()。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净空尺寸;平面位置;不得大于5cm
- 基础与墩台身的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周边应预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间距不大于()。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直径的2
- 钻孔桩施工中,(1)安装钻机的时候,不得产生()和()。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的中心偏差()。(2)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和()进行检查,泥浆要检测五项指标,分别为:()
- 明挖基础基底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1)土质();(2)石质()。±50mm;+50mm~-200mm
- 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汇水井的需要,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80cm
- 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米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150
- 防水板铺设前,应先割除初期支护表面外露的()等尖硬物,凹凸不平处需补喷、抺平,局部渗水处需进行处理。锚杆头、钢筋头
- 钢筋混凝土衬砌:钢筋安装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mm。30
-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应采用(),并在二次衬砌灌筑前进行。无钉工艺
- 量测断面及测点数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等进行,Ⅲ围岩断面间距为()米;Ⅳ级围岩断面间距为()米。30~50;10~30
-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分层、()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由下而上
- 隧道爆破作业时,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导坑内不应小于()米,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计算确定。200;爆破方法与装药量
- 喷射混凝土使用的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使用前应做速凝剂效果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min。5;10
-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对喷锚衬砌不应小于5cm;()1m范围内严禁欠挖。每1m2不大于0.1m2;拱脚和墙脚以上
- 隧道光面爆破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上均匀分布。外插角(与隧道纵轴线的夹角)取值应考虑小导管的长度和钢架的间距,一般外插角为()≥80%5°~10°
10°~15°#
15°~20°
- 隧道施工当两相对开控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的间距剩下()米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10~15
- 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的几种施工方法:()。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 全断面开挖法可适用于()级围岩隧道施工。台阶法可适用于()围岩隧道施工。Ⅰ~Ⅲ;Ⅲ~Ⅴ
- 洞口工程施工应宜避开()及严寒季节。雨季
-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按照设计项目的工期要求和投资计划,有计划合理组织和安排好(),并提出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等的需要量。工期、施工方法、施工顺序
- 隧道施工前,应按照()的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和交接。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设计单位交付30cm 15cm#
20cm 15cm
15cm 10cm
- 由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筋网等组合而成的支护结构叫()。喷锚支护
- 在隧道开挖前,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进行加固的支护技术叫()。超前支护
- 在对膨胀土(岩)路堑进行施工时:必须从上至下进行开挖,开挖面应随时保持不小于()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对黏性较大、含水量较高的膨胀土(岩),应适当晾干后再行开挖;深长路堑施工宜按边坡平台的高度分级开挖,挖一
- 为了使爆破形成平整的开挖面,减小超挖,由开挖中部的外侧依次顺序起爆的爆破方法叫()。光面爆破
- 填筑路堤时,应根据()、地基情况、()及延续时间等因素,估计填筑后路堤和地基的总沉降,预先加筑沉降量,并考虑与桥台及两端线路纵坡顺接,适当调整预留量;待路堤竣工()时,再根据路面沉降观测推算的剩余沉降量修正
- 路堤地基表层应根据设计规定及施工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当需挖台阶时,挖台阶应()进行,随开挖、随(),以保持台阶梯坎稳定。自下而上;填筑
- 路堤开工前,应根据该工点采用的填料种类和压实机械,安排()长的路堤试验段,在其各部位的全宽度内进行填筑压实试验,确定合理的()及填筑工艺。30~50m;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
- 在对锚索张拉张拉时,张拉设备必须配套标定,张拉设备的标定间隔期不宜超过(),经拆卸检修的张拉设备或压力表经受强烈撞击,都必须重新标定;孔内砂浆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时,不得进行张拉;采用伸长值校核应力,
- 土钉墙施工必须从()至()分层开挖、()、()。分层开挖的高度,应按坡面土质允许暴露的时间结合土钉排距确定,土层一般为()m,岩层一般为()m。上;下;分层锚固;分层护面;0.5~2;1~4
- 在开挖抗滑桩时,应分节开挖,每节高度宜为()m,挖一节立即支护一节。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不得在()处和()处分节。0.6~2.0;不宜过长;土石层变化;滑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