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5-磷酸核糖和NADH+H+
6-磷酸果糖和NADPH+H+
3-磷酸甘油醛和NADH+H+
5-磷酸核糖和NADPH+H+#
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H+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6-磷
-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是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
三羧酸循环还有合成功能,提供小分子原料
生糖氨基酸须经三羧酸循环的环节转变成糖
氧化1分子乙酰C
- 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糖类的生理功能有()6-磷酸葡萄糖酶
丙酮酸激酶#
柠檬酸合酶
苹果酸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提供能量
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组成成分
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
血型物质即含有糖分子
以上都
- 6-双磷酸果糖激酶主要位于线粒体外膜
Ca2+可抑制其活性
当NADH/NAD比值增高时活性较高
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可调节其活性#
在血糖较低时,活性较低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共同代谢通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共同枢
-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糖酵解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有()是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
三羧酸循环还有合成功能,提供小分子原料
生糖氨基酸须经三羧酸循环的环节转变成糖
氧化1分子乙酰CoA
- 有关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成熟红细胞ATP是由糖酵解提供
缺氧性疾病,由于酵解减少,易产生代谢性碱中毒#
神经细胞,骨髓等糖酵解旺盛
糖酵解可迅速提供ATP
肌肉
- 不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化合物是()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柠檬酸
草酰乙酸
丙二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6-磷酸果糖1激酶#
乳酸脱氢酶
醛缩酶
磷酸己糖异构酶
- 红细胞中NADPH主要来自()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糖的无氧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乳酸生成反应
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果糖二磷酸酶-1
6-磷酸果糖激酶-1
HMG-CoA还原酶#
糖原磷酸化酶
HMG-CoA合成
- 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乳酸
丙酮酸#
丙酮
乙酰CoA
肌酸果糖二磷酸酶-1
6-磷酸果糖激酶-1#
HMG-CoA还原酶
糖原磷酸化酶
HMG-CoA合成酶注意区分: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糖酵解途径的终产
- 下述正常人摄取糖类过多时的几种代谢途径中,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叙述正确的是()糖转变为甘油
糖转变为蛋白质#
糖转变为脂肪酸
糖氧化分解成CO2,HO2
糖转变成糖原己糖激酶又称为葡萄糖激酶
它催化的
- 不能作为糖异生原料的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不包括()乳酸
生糖氨基酸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甘油丙酮酸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丙酮酸羧化酶
果糖双磷酸酶-1
葡萄糖-6-磷酸酶
- 关于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三羧酸循环每循环1次()防止乳酸中毒
促进氨基酸转变成糖
促进肌肉中糖的消耗#
补充血液葡萄糖
促进甘油的代谢其代谢产物是CO2和H2O
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生成4分子还
- 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糖酵解糖异生共同需要()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6-磷酸果糖激酶#
乳酸脱氢酶
醛缩酶
磷酸己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2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丙酮酸激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果糖双磷
- 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糖酵解的关键酶是()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
脂酸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
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
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
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
- 下述正常人摄取糖类过多时的几种代谢途径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糖酵解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有()糖转变为甘油
糖转变为蛋白质#
糖转变为脂肪酸
糖氧化分解成CO2,H2O
糖转变成糖原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的正确叙述是()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叙述正确的是()主要位于线粒体外膜
Ca可抑制其活性
当NADH/NAD比值增高时活性较高
氧化磷酸化的速率可调节其活性#
当血糖较低时,活性较低己糖激酶又称为葡萄糖
- 下列哪条代谢途径与核酸的合成密切相关()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糖酵解
有氧氧化
糖异生
无氧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6-磷酸果糖1激酶#
乳酸脱氢酶
醛缩酶
磷酸己糖异构酶葡萄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