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孙中山民权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侨居檀香山时期。孙中山在()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正确#
错误《致郑藻如书》
《建国方略》
《孙文学说
- 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指出:()的造就,就是人的培养。正确#
错误素质
人格#
情商
智育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振兴中华的唯一出路是发展教育。孙中山教育思想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年春,孙中山曾专门加拿大,到已经实行亨利。乔治的土地价值课税法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正确#
错误发奋读书,研究学问#
造
-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一次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思想。()是构成《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1893年冬天,孙中山邀陆皓东、郑士良、魏友琴、尤列、程璧光等人,聚会于(),秘密酝酿成立一个团体,
-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举起了“科学救国”之旗。正确#
错误
- 在发展实业问题上,孙中山非常重视机器的使用。正确#
错误
- 以护国战争为转折,孙中山的军事战略转变为联合军阀打军阀。正确#
错误
- 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是基于改变农民苦难命运的朴素动机而萌生的。自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孙文学说》和()正确#
错误《实业计划》#
《建国方略》
《上书李鸿章》
- 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正式开端。正确#
错误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两届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袁世凯
- 孙中山曾明确地将科学分为两大类别,即自然科学与人事科学。正确#
错误
-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首先就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正确#
错误
- 中国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组成的。孙中山的近代革命外交思想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是人的()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培养目标方面,孙中山还提到了()三项的发展问题。青光复会开启了争取
- 在孙中山看来,生物界遵循的优胜劣汰、生存淘汰新陈代谢,就是“()”的规律。孙中山为同盟会指定的纲领是()。义和团爆发是在()。物竞天择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1898年
1899年
1900年#
- 香港兴中会总机关的成立,标志着武装起义的准备活动已经开始。要使《实业计划》的运行规律顺利推进必须要有()。《实业计划》写成于()年。正确#
错误开放政策
实业发展
法律保护#
国家支持#1916
1918#
1924
- 孙中山早期的外交思想仅限于与西方列强加强建立联系,以便得到列强的支持与援助。()是指策动武装起义的地区。据统计,在1905―1907年间加入同盟会的成员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正确#
错误根据地
革命起点#
大本营
革
- 孙中山哲学思想最主要集中在《孙文学说》中。1920年秋天,经陈独秀介绍,孙中山在上海寓所会见了共产国际远东局派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使者()。正确#
错误维金斯基#
斯达扬诺维奇
马林
- 孙中山在《致郑藻如书》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进化论的思想。()是指策动武装起义的地区。孙中山的民主民权思想更多地来自()的直接影响。正确#
错误根据地
革命起点#
大本营
革命圣地西方社会现实#
西方政治文化#
- 孙中山指出世界进化经历了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的物种再到人类等三个阶段,形成了物质进化、物种进化、人类进化三个时期。孙中山指出:科学具有()的特征。正确#
错误真理性
实践性
系统性#
条理性#
-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洪述祖派特务武士英在上海沪宁车站枪杀了正要北返的宋教仁。赵秉钧
- 孙中山在抗风轩议盟是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正确#
错误
- 孙中山在香港求学期间,与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交往甚密。他们四人在一起谈论革命言论,怀有革命思想,研究革命问题。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是东南季风盛行地区,属于()气候。正确#
错误热带雨林
大陆性#
- 早期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是冯桂芬、马建忠、()。()策略是发展中国经济,实现近代化的必由之路。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亲自提名著名教育家()担任教育总长。郑观应对外开放#
重视农业
平均地权
平均贫富袁
- 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内部所存在的两中政治力量是()、()。孙中山要求青年学生(),这其中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孙中山称()为国家“实业计划之大方针,为国家经济之大政策”。革命派;改良主义关心
- 檀香山兴中会是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中,发生在广州的有()次。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要求国民党继续贯彻()。正确#
错误5次
4次
3次#《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
《
- 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民主义。正确#
错误
- 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将革命的重心由海外转移到国内。以下哪个()未被《建国方略》收编正确#
错误《民权初步》
《实业计划》
《孙文学说》
《农功》#
- 孙中山于1912年4月17日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的演说中正式提出“开放主义”政策。同盟会成立于()。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要求国民党继续贯彻()。正确#
错误广州
香港
东京#《建国方略》#
《建国大纲》#
《三民
- 在教育培养目标方面,孙中山还提到了德育、()、体育三项的发展问题。智育
- 孙中山要求的培养目标是:奋发为雄、()、立志救国。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萌芽于先秦()“均富”思想。树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 孙中山同意将大总统的职位让于袁世凯的条件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于()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袁世凯到南京就职1865
1866#
1867
-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 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要求国民党继续贯彻《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建国大纲》
- 在府院之争中,双方背后的帝国主义是()、美国。孙中山认为,()是全社会每一位成员所共有的责任。()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日本普及教育
共同办学
好好学习
兴办教育#1910
1911
191
- 孙中山在檀香山就读的两个中学是意奥兰尼、()。奥阿厚
- 五四运动使孙中山产生的又一次思想飞跃是,不再继续维护他曾经奉若神明的宪法、()。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中,发生在广州的有()次。国会5次
4次
3次#
- 孙中山指出:科学具有真理性、()的特征。实践性
- 为了捍卫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继续同以封建军阀为代表的各种发动势力进行斗争,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 行使中华民国统治权的包括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1912年至1913年间,孙中山为兴办实业到处奔走宣传,决定从()开始实践其实业理想。国务员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发展资本主义商业
修筑铁路#
- 孙中山在香港求学期间,和陈少白、()、尤烈过从甚密,畅谈革命理论,被称作“四大寇”。杨鹤龄